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3章 古方八阵3

第113章 古方八阵3

三钱)枳实(热炒)神曲(各五钱,炒)泽泻(二钱)大黄(煨,一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食远白汤下五十丸。

《秘方》化滞丸理诸气,化诸积。夺造化,有通塞之功;调阴阳,有补泻之妙。久坚

沉痼者,磨之自消;暴滞积留者,导之自去。此与邓山房感应丸略同,但彼方犹有沉香、檀

香、砂仁、香附四味。

南木香丁香青皮橘红黄连(各二钱半)莪术(煨)三棱(各五钱)半夏曲(三钱)

上八味,共为细末。

巴豆(去壳,滚汤泡去心膜,用好醋浸少顷,慢火熬至醋干,用六钱研细,入前药,又

研匀,再入后乌梅膏。巴豆若干,止用梅四钱五分)乌梅肉(焙干为末,用五钱,以米醋调

略清,慢火熬成膏,和入前药)

上和匀,用白面八钱调浓糊丸,萝卜子大。每服五、七丸,壮人十丸,五更空心用陈皮

汤下。不欲通者,以津下。知所积物,取本汁冷下。停食饱闷,枳壳汤下。因食,吐不止,

以津咽下即止。妇人血气痛,当归汤下。赤痢,冷甘草汤下。白痢,冷干姜汤下。心痛,石

菖蒲汤下。诸气痛,生姜陈皮汤下。肠气,茴香酒下。若欲推荡积滞,热姜汤下,仍加数丸

;未利,再服。利多不止,饮冷水一、二口即止。此药得热即行。得冷即止。小儿疳积,量

大小饮汤下。妊娠勿服。

化铁丹歌

八梅十六豆,一豆管三椒;青陈各半两,丁木不相饶。

将来研作末,醋打面糊调;丸如黍米大,日晒要坚牢。

五分或三分,强弱或儿曹。任意作引下,是铁也能消。

陈米三棱丸消积聚,去米面五谷等积。

陈仓米(一两,用新巴豆五枚去壳,同米慢火炒,巴豆焦色,去豆不用)陈皮三棱(煨)

砂仁麦芽(各二钱)南香木(一钱)

上为末,醋糊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远姜汤下。

《局方》温白丸治心腹积聚,癖痞块,大如杯碗,胸胁胀满,呕吐,心下坚结

,旁攻两胁,如有所碍,及一切诸风,身体顽麻,三十六种遁尸注忤,十种水病,痞塞心痛

,腹中一切诸疾,但服此药,无不除愈。

川乌(制,二两)皂角(炙,去皮弦)吴茱萸(汤泡一宿,炒)石菖蒲柴胡桔梗(去

芦,炒)浓朴(姜制)紫菀人参黄连(去须)茯苓干姜(炮姜)肉桂川椒(去目,

炒)巴霜(各五钱,另研)

上为末,入巴豆研匀,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丸。姜汤下。按∶此方与海藏万病紫菀丸

大同,但彼多羌活、独活、防风三味,止用巴霜二钱,而群药更倍,随证用引送下,与此为稍异也。

洁古治法∶肝积肥气,温白丸加柴胡、川芎;心积伏梁,温白丸加菖蒲、黄连、桃仁,

脾积痞气,温白丸加吴茱萸、干姜。肺积息奔,温白丸加人参、紫菀;肾积奔豚,温白丸加

丁香、茯苓、远志。

(陈氏)温白丸方在小儿。

驱风豁痰定惊。

(丹溪)阿魏丸治内积。

阿魏(醋煮作糊)糖球子(各一两)黄连(六钱)连翘(五钱)

上为末,阿魏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送下。

《医林》阿魏丸治诸般积聚,瘕痞块。

山楂肉南星(皂角水浸)半夏麦芽(炒)神曲(炒)黄连(各一两)连翘阿魏(醋

浸)栝蒌仁贝母(各五钱)风化硝石咸萝卜子(炒)胡黄连(各二钱半)

上为末,姜汤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姜汤下。

守病丸

此药名为守病,朱砂加上雄黄,硼砂轻粉要相当,去皮巴霜半两。

砂合济有功,乳香五钱随良。蜜丸一粒放毫光,取下多年积胀。

《简易》胜红丸治脾积气滞,胸膈满闷,气促不安,呕吐清水,丈夫酒积,妇人脾血

积,小儿食积并治。

三棱蓬术(各醋煮)青皮陈皮干姜良姜(各一两)香附(二两,炒)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下。

《御院》助气丸治三焦痞塞,胸膈饱闷,气不流通,蕴结成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