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行宽快,即是痞消之兆。以手烘热摩之亦妙。内须服调养气血之药。
开结导饮丸方在和阵。
治饮食不消,心下痞闷,腿脚肿痛。
《局方》犀角丸除三焦热邪,及痰涎壅滞,肠胃燥涩,大小便难。
黄连(去须)犀角(镑,各十两)人参(二十两)大黄(八十两)黑丑(炒捣,取头末,六十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临卧汤下,更量虚实加减。
《河间》犀角丸治癫痫发作有时,扬手掷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犀角末(半两)赤石脂(三两)朴硝(二两)白僵蚕薄荷(各一两)
上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拘时。如觉痰多,即
减其数。忌油腻炙爆。
麻仁丸治大便秘结,胃实能食,小便热赤者。
芝麻(四两,研取汁)杏仁(四两,去皮尖,研如泥)大黄(五两)山栀(十两)
上为末,炼蜜入麻汁和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白汤下。
《局方》脾约丸此即仲景麻人丸。仲景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浮涩则小便
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人丸主之。亦名润肠丸。治脏腑不和,**偏渗于
膀胱,以致小便利,大便秘结者。
大黄(蒸)杏仁(去皮尖,炒)浓朴麻仁(各四两)枳实(二两)
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滚汤下,日三服,渐加,以和为度。
《局方》七宣丸治风气结聚,宿食不消,心腹胀满,胸膈痞塞,风毒肿气连及头面,
大便秘涩,小便时数,脾胃气壅,不能饮食。东垣云∶治在脉则涩,在时则秋。
柴胡枳实诃子肉木香(各五两)炙甘草(四两)桃仁(炒,去皮尖,六两)大黄(蒸,十五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远米饮下,渐加至、四五十丸,以利为度。
觉病退,止服。
《局方》七圣丸治风气壅盛,痰热结搏,心烦面赤,咽干口燥,肩背拘急,胸膈胀满
,腹胁痞闷,腰膝沉重,大便闭结,小便赤涩。东垣曰∶治在脉则弦,在时则春。
木香槟榔川芎肉桂羌活(各五钱)郁李仁(炮去皮)大黄(半生半熟,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临卧白汤下。
《三因》红丸子消食疟。
胡椒(一两)阿魏一钱,醋化)青皮(炒,三两)莪术三棱(醋煮一伏时,各二两)
上为末,另用陈仓米末同阿魏醋煮糊丸,桐子大,炒土朱为衣。每服七十丸,姜汤下。
追虫丸取一切虫积。
黑丑(头末)槟榔(各八钱)雷丸(醋炙)南木香(各二钱)
上为末,用茵陈二两,大皂角、苦楝皮各一两,煎浓汁丸,绿豆大。壮大人每服四钱,
小人弱人或一钱五分,量人虚实,于五更时用砂糖水吞下,待追去恶毒虫积二、三次,方以粥补之。
《医林》化虫散
雷丸(二粒)槟榔(二枚)鹤虱(一钱)使君子(七枚)轻粉(少许)
上为末,分二服。候晚刻以精猪肉一两切成片,用皂角浆泡一宿,至五更慢火炙熟,乃
以香油拭肉上,候温,取前药一服擦肉上,略烘过食之。至巳时虫下了,乃进饮食。
万应丸下诸虫。
槟榔(五两)大黄(半斤)黑丑(头末,四两)皂角(不蛀者,十条)苦楝根皮(一升)
上先将苦楝皮、皂角二味,用水二大碗熬成膏子,搜和前三味为丸,桐子大,以沉香、
雷丸、木香各一两为衣,先用沉香衣、后用雷丸、木香衣。每服三钱,四更时用砂糖水送下。
妙应丸一名剪红丸。杀诸虫。
大黄牵牛(头末)槟榔(各三两)雷丸锡灰(各五钱)大戟(三钱)鹤虱使君子(煨)
茴香贯众(各二钱半)轻粉(少许)苦楝根(一两)
上为细末,用皂角煎膏丸服。每服五、六十丸,随弱强加减,五更初茶清下。如未通,
再吃温茶助之。下虫积尽了,白粥补之。
《运气》五瘟丹治瘟疫火证。
黄芩黄柏黄连山栀香附紫苏甘草梢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