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以前七味生为末,用大黄三倍煎浓汤,去滓和药,丸如鸡子大,朱砂、雄黄为衣,贴
以金箔。每用一丸,取泉水七碗浸化,可服七人。前药甲己年以甘草梢为君,乙庚年黄芩为
君,丙辛年黄柏为君,丁壬年山栀为君,戊癸年黄连为君。为君者,多一倍也。余四味同香
附、紫苏为臣者,减半也。
大青丸治时行瘟病发热,上膈结热。
薄荷栀子黄芩黄连甘草(各三钱)连翘(六钱)大黄玄明粉(各八钱)
上为细末,以青蒿自然汁为丸,绿豆大,雄黄为衣。每服五、六十丸,白滚汤下。若治
杂病发热者,以朱砂或青黛为衣。
朱砂丸治卒时中恶垂死。
朱砂(研)附子(炮去皮脐)雄黄(明者,各一两)麝香(一分,另研)巴豆(二十粒,去油)
上研匀,炼蜜和捣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不拘时粥饮下。如不利,更加三丸至七丸
,以利为度。
李氏八毒赤丸治一切邪崇鬼疰,服之即愈。
雄黄朱砂矾石附子(炮)藜芦牡丹皮巴豆(各一两)蜈蚣(一条)
上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丸,凉水送下,无时。《卫生宝鉴》云∶副使
许可道宿驿中,夜梦一妇人于胁下打一拳,遂痛不止,而往来寒热,不能食,乃鬼击也。《
名医录》云李子豫八毒赤丸,名为杀鬼杖子。遂与药三粒,卧时服,明旦下清水二斗而愈。
又陈庆玉子,因昼卧水仙庙,梦得一饼食之而心腹痞满,病及一年,诸治不效。余诊之,问
其始末,因思此疾既非外感,又非内伤,惟八毒赤丸颇为相当。遂与五七丸,下清黄涎斗余
,渐得气调,后以别药理之,数月而愈。
(仲景)瓜蒂散治伤寒头不痛,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息者,此为胸
有寒也,当吐之。
瓜蒂(熬黄)赤小豆(等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然后合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
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再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子和)独圣散吐积蓄痰涎。
甜瓜蒂(不拘多少,微炒)
为细末。每服一、二钱,齑汁调服。膝痛加全蝎,头痛加郁金服,吐之。
茶调散吐除痰积。
瓜蒂(二钱)好茶(一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齑汁调服。
(陈氏)独圣散方在外科。
治疮疡气血凝滞。
《良方》独圣散方在妇人。
治妊娠伤触动胎,腹痛下血。
(钱氏)独圣散方在痘疹。
治痘疮倒靥陷伏。
木通散凡男子妇人胁肋苦痛。
木通(去节)青皮萝卜子(炒)茴香川楝子(取肉,用巴豆半两同炒黄,去巴豆,各
一两)滑石(另研)莪术木香(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用葱白汤调服,甚者不过三服。
《金匮》大黄附子汤治寒气内积,胁下偏痛。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上三味,用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
四、五里,更进一服。
《金匮》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绵缠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通治飞尸鬼击病。老小量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