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5章 古方八阵5

第115章 古方八阵5

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外台》黄芩汤方在和阵。治干呕下利。

《直指》黄芩汤治心肺蕴热,口疮咽痛膈闷,小便淋浊不利。

黄芩黄连栀子生地麦冬木通泽泻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一两,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服。

黄散治热痢下赤脓,心腹烦热疼痛。

黄当归龙骨(各七钱半)生地黄(五钱)黄连(去须微炒,一两)黄柏黄芩犀角屑

地榆(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粥饮调下。

(河间)黄芩芍药汤治泻痢腹痛,或身热炽后重,脉洪数,脓血稠粘,及阴虚内热,衄

吐血者。此方即前仲景之黄芩汤,但分两不同。

黄芩白芍(各二钱)甘草(一钱)

水一钟半,煎八分,温服。腹痛甚者,加桂二分;脓血甚者,加当归、黄连各一钱。一

方芍药用六钱。

《局方》木香化滞汤治痢下赤白,腹中痛,里急后重,多热多滞者宜之。

木香甘草(各七分)人参陈皮黄连泽泻槟榔(各一钱)白术枳壳(麸炒)浓朴

白芍药茯苓(各钱半)

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清热渗湿汤治湿热浮肿,肢节疼痛,小水不利。

黄柏(盐水炒,二钱)黄连茯苓泽泻(各一钱)苍术白术(各钱半)甘草(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服。如单用渗湿,去黄连、黄柏,加橘皮、干姜。

(河间)益元散一名六一散。一名天水散。治中暑身热烦渴,小水不利。河间云∶治痢

之圣药,分利阴阳,去湿热,其功大矣。

粉甘草(一两)桂府滑石(飞,六两)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三钱,新汲水调下。一方加辰砂三钱,名朱砂益元散;一方加牛

黄,治烦而不得眠。

《局方》香连丸治热泻痢疾,赤白脓血,湿热侵脾,里急后重。

黄连(净,十两,切如豆粒,用净吴茱萸五两,二味用热水拌和,入瓷罐内置热汤中炖

一日,同炒至黄连紫黄色为度,去茱萸不用)木香(每制净黄连一两,用木香钱半)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空心米饮下。

《良方》六神丸治食积兼热,赤白痢疾,或腹痛不食,或久而不止。

神曲(为糊)麦芽(炒)茯苓枳壳(麸炒)木香(煨)黄连(炒焦黑,等分)

上为末,以神曲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送下。

八正散治心经蕴热,脏腑秘结,小便赤涩,淋闭不通,及血淋等证。

车前子木通滑石(飞)山栀大黄(煨)瞿麦蓄

加灯心、竹叶,水煎服。

五淋散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止,脐腹急痛,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膏淋

、尿血并皆治之。

茵陈淡竹叶(各一钱)木通滑石甘草(各钱半)栀子(炒)赤芍药赤茯苓(各二钱)

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服。

《局方》薷苓汤治夏月暑泻欲成痢者。

香薷黄连(姜汁炒)浓朴(姜炒)扁豆(炒)猪苓泽泻白术茯苓(等分)

上咀。每服五、六钱,水钟半,姜三片,煎七分服。

《局方》太平丸治泄泻。

黄连(同吴茱萸炒,去茱萸不用)芍药(炒,减半)

上为末,老米糊丸服。同干姜炒,加阿胶一半为丸,名驻车丸。

《本事》火府丹治心经积热,小便淋涩,黄胆烦渴。

生地黄(二两,杵膏)木通黄芩(炒,各一两)

上以二味为末,加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木通汤下。许学士云∶一卒病渴,日

饮水斗许,不食者三月,心中烦闷。时在十月,余谓心经有伏热,与火府丹数服。越二日来

谢,云∶当日三服,渴止;又三服,饮食如故。此本治淋,用以治渴,可谓通变也。

真珠粉丸治精滑白浊。

黄柏真蛤粉(各一斤)真珠(三两,一方代以青黛亦效)

上为末,水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温酒下,或加樗皮、滑石、青黛俱好。

《局方》导赤散治心火及小肠热证,小便赤涩而渴。

生地木通生甘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