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口之东有樊山,若天旱,以火烧山,即至大雨。今往往有验。
【译文】
樊口的东面有座樊山。如果天气干旱,就放火烧山,立即有大雨。至今往往很灵验。
孔窦清泉
空桑之地,今名为孔窦,在鲁南山之穴。外有双石,如桓楹起立,高数丈。鲁人弦歌祭祀。穴中无水,每当祭时,洒扫以告,辄有清泉自石间出,足以周事。既已,泉亦止。其验至今存焉。
【译文】
空桑这个地方,现在叫做孔窦,在鲁国南山的山洞里。洞穴外面有一对山石,像桓楹
一样竖立在那里,高达数丈,鲁国人在这里歌舞祭祀。洞里没有水,但每到祭祀的时候,洒扫祷告,便会有清澈的泉水从山石间溢出,足够祭祀活动使用。祭祀结束,泉水就自行停止。这种灵验,至今依然存在。
龟化城
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①。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
【注释】
①颓:倒塌。
【译文】
战国时,秦惠文王二十七年,秦惠文王派大臣张仪去修筑
成都城。筑了多次,城墙都倒塌了。一天,忽然有一只大乌龟浮出江面,游到东面子城的东南角就死了。张仪拿这事去询问巫师,巫师回答说:“依照乌龟的轮廓筑城。”依照巫师所说的,城果然筑成了。所以这座城叫做“龟化城”。
城沦为湖
由拳县,秦时长水县也。始皇时童谣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妪闻之,朝朝往窥。门将欲缚之。妪言其故。后门将以犬血涂门,妪见血,便走去。忽有大水欲没县。主簿令干入白令。令曰:“何忽作鱼
?”干曰:“明府亦作鱼。”遂沦为湖。
【译文】
由拳县,是秦朝时的长水县。秦始皇时,有童谣唱道:“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个老妇人听到歌谣后,就天天到城门那里悄悄观看。守城的将吏要抓她,于是老妇人就说出了偷看的原因。后来,守城将吏将狗血涂在城门上。老妇人看到城门上有血,就跑开了。一天,突然涨大水,县城即将被淹没。县里的主簿忙派主管府吏去报告县令。县令问道:“你怎么忽然变成了鱼的样子了?”府吏说:“大
人,您也变成鱼的样子了!”就这样,这个县陷落成了湖。
马邑
秦时,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焉。有**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马迹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其故城今在朔州。
【译文】
秦朝时,曾在武周塞内筑城,用来防御匈奴。多次筑城,城快筑成时就塌了。有一匹马飞快地奔跑着,反复绕圈子,人们觉得很奇怪,就按照马跑的印迹来筑城,城居然就不再崩塌了,于是就把这城命名为“马邑”。它的故城在现在的朔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