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还冢。
玉与之饮燕,留三日三夜,尽夫妇之礼。临出,取径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毁其名,
又绝其愿,复何言哉!时节自爱。若至吾家,致敬大王。”
重既出,遂诣王,自说其事。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讹言,以玷秽亡灵。此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趣④收重。重走脱,至玉墓所,诉之。玉曰:“无忧。今归白王。”
王妆梳,忽见玉,惊愕悲喜,问曰:“尔缘何生?”玉跪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玉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从远还,闻玉已死,故赍牲币,诣冢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
【注释】
①阊门:苏州城门名。
②黄垆:黄泉。
③尤愆:罪过。
④趣(cù):赶快。
【译文】
吴王夫差有个小女儿,名叫紫玉,年方十八岁,才学容貌都很优秀。有个少年叫韩重,年十九岁,会道术。紫玉喜欢韩重,和他暗中书信往来,并答应嫁给他做妻子。韩重要到齐鲁一带求学,临走时,嘱托父母前去为他求婚。结果,吴王非常恼怒,不同意让女儿嫁给韩重。紫玉气急郁闷而死,埋葬在阊门外面。
三年后,韩重回家,向父母问起求婚之事,父母告诉他:“吴王发怒,不同意这桩婚事,紫玉气结而死,都已经安葬了。”韩重痛哭难当,带上祭品到紫玉坟前祭奠。紫玉的魂魄从坟中出来,与韩重相见,涕泪交加地说:“当年你走后,你父母替你向父王求婚,原以为父王会成全我们,不料,分别之后,竟遭遇如此厄运,有什么办法呢?”接着紫玉扭过头歪着脖子,哀伤地唱道:“南山上有鸟鹊,北山上有罗网。鸟鹊早已南飞,罗网又能奈何。本想一心追随你,无奈谗言太多。我忧伤积结成疾,可怜不久命丧黄泉。命运如此不公,冤屈何时得以昭雪?山林百鸟之王,名叫凤凰。一旦失去雄凤,雌凰三年仍然感伤。即使鹊鸟众多,也难以配对成双。因此显身姿,逢君重放容光。你我身远心近,何时才能相忘?”
紫玉唱完,抽泣流泪,她请韩重跟她一起回墓穴,韩重说:“生死不同路,我怕这样会招来祸患,不敢接受你的邀请。”紫玉说:“生死不同路,这我也知道,可是今日一别,就永无再会之朝。你怕我已成鬼,会加害于你吗?我是想把诚心献给你,难道你不相信
?”韩重被她的这番表白感动,就送她回墓穴。
紫玉在坟墓里和韩重一起饮食起居,留他住了三天三夜,与他完成了夫妻之礼。临走时,紫玉取出一颗直径一寸的明珠送给韩重,说:“我的名声已败坏,希望也已断绝,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希望你时时保重自己。如果能去我家,代我向父王表达敬意。”
韩重出了墓穴去拜见吴王,向他讲述了这件事。吴王大怒,说:“我女儿早就死了,你却编造谎言来玷污她。这不过是掘墓盗物,却假托于鬼神罢了。”于是当即命令抓捕韩重。韩重逃脱出来,到紫玉坟前诉说了事情经过。紫玉说:“别担心,今天我就回去告诉父王。”
吴王正在梳洗,忽然看见紫玉,又惊又喜,问她:“你怎么又活了?”紫玉连忙跪下禀告:“之前书生韩重请求娶女儿为妻,父王不许。女儿已是名声损毁,情意断绝,自毁自身招致身亡。如今韩重从远方归来,知道我已死,特意带着祭品到幕前吊唁。我被他始终如一的真情感动,就与他见了面,还送给他明珠。那明珠绝对不是他掘墓偷盗得到的。还请父王不要追究问罪。”吴王夫人听说后,赶紧出来抱女儿,紫玉如一缕青烟般飘走了。
驸马都尉
陇西辛道度者,游学至雍州城四五里,比见一大宅,有青衣女子在门。度诣门下求飱①。女子入告秦女,女命召入。度趋入阁中,秦女于西榻而坐。度称姓名,叙起居,既毕,命东榻而坐,即治饮馔②。食讫,女谓度曰:“我秦闵王女,出聘曹国,不幸无夫而亡。亡来已二十三年,独居此宅,今日君来,愿为夫妇。”
经三宿三日后,女即自言曰:“君是生人,我鬼也,共君宿契,此会可三宵,不可久居,当有祸矣。然兹信宿,未悉绸缪③,既已分飞,将何表信于郎?”即命取床后盒子开之,取金枕一枚,与度为信。乃分袂泣别,即遣青衣送出门外。未逾数步,不见舍宇,惟有一冢。度当时荒忙出走,视其金枕在怀,乃无异变。
寻至秦国,以枕于市货之,恰遇秦妃东游,亲见度卖金枕,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