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饼店有油饼店,有胡饼店。若油饼店,即卖蒸饼①、糖饼、装合②、引盘之类。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砣③、髓饼、新样满麻。每案用三五人,捍剂卓花④入炉。自五更,卓⑤案之声,远近相闻。唯武成王庙前海州张家、
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
[注释]
①蒸饼:即炊饼。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云:“仁宗庙讳贞,语讹近蒸,今内庭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宋仁宗名赵祯,避其讳而称蒸饼为炊饼,但是这种避讳不很严格,北宋中期以后一直
有说蒸饼者,也有说炊饼者。《水浒传》中武大郎所卖的炊饼即是蒸饼。②合:今写作“盒”。③油砣:一种油炸食品。“砣”,原本作“碢”,即“砣”字。④捍剂卓花:剂,把和好的面切成一块一块的,每一块可做一个饼的面团,叫一剂。
捍剂,就是把小面团擀开,供装馅儿。卓花,在做好的生面饼上点缀花**案。⑤卓:见本卷“筵会假赁”一节注①。
[译文]
京城里的饼店有油饼店,有胡饼店。比如油饼店,一般卖蒸饼、糖饼、装盒、引盘之类。若是胡饼店,就卖门油
、菊花、宽焦、侧厚、油砣、髓饼、新样满麻等。每个案板上有三五个人,捍剂、卓花各有分工,然后入炉烘烤。每天五更开始,桌案的响声,远近都能听得到。而只有武成王庙前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的生意最兴盛,每家有五十多座烤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