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卦的,其他如沙书、地谜之类的,各种奇异巧妙的表演,每天都能让人耳目一新。到正月初七那天,各国的使臣入朝后辞别出了宫门,就会看到金光灿烂的灯山交相照耀,锦绣流彩辉映其间。朝向宣德楼的一面都是用锦绣彩旗搭建的、重叠堆积如山的山棚,上面画着各种神仙故事,或者画着街巷间卖药卖卦的人物形象。山棚的前面横向排列着三道彩门,各有彩结装饰、金泥书写的大牌匾,中间的彩门为“都门道”,左右两边的是“左右禁卫之门”,上面的一面大牌匾写着“宣和与民同乐”。彩山的左右两旁,用五彩扎成文殊、普贤菩萨,分别骑着狮子和白象,各自从手指流出五道水流,以使他们的手还在摇动。还有用辘轳绞水
升上灯山的最高处,用大木柜贮水,并按时放水,犹如瀑布一样。又在左右两边的彩门上,分别用草把子扎缚成二龙戏珠的形状,用青色帷布蒙着,并在草把子上密密地放置灯烛达数万盏,远远望去,龙身婉蜒起伏如同双龙飞走。从灯山到宣德门楼的横大街,大约百余丈远,用棘刺围绕起来,叫做“棘盆”,里面设置有两根几十丈高的长竿,用五彩缯布装饰起来,又用纸糊成百戏人物,悬挂在高竿上,随风摆动宛若飞仙。棘盆里边还设有乐棚,差派衙前的乐人奏乐并演出杂戏,连同左右禁军的百戏也在里面表演。宣德楼上都垂着黄边的布帘子,正中是皇帝的临时座席。用黄罗设置一个彩棚,侍卫御龙直手执黄盖、掌扇,排列在布帘之外。宣德楼的两个朵楼上各挂着一个大灯球,方圆大约一丈有余。里边点燃着巨大的蜡烛,布帘内也有乐队奏乐。妃嫔及宫女的嬉笑声,都能传到下面的城楼以外。城楼下边用枋木搭有一座露台,并用五彩锦绣镶裹着围栏。两边的禁军士兵并排站立,身穿锦袍,头戴幞头,上面插着皇上赐给的绢花,手里执着骨朵子,面对着乐棚进行警戒。教坊司、军乐队和露台的弟子们,更替着演出各种杂剧节目。靠近城楼门的地方也排列有禁军内等子值班卫士。百姓都在露台下面观看演出,乐人们不时地带领观众们山呼万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