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东京梦华录(精装插图本) > 二、黄丕烈①跋(二篇)

二、黄丕烈①跋(二篇)

此幽兰居士《东京梦华录》十卷,东城顾桐井家藏书也。因顾质于张,余以白金二十四两从张处赎得。装潢精妙,楮墨古雅,板大而字细。人皆以为宋刻,余独谓不然,书中惟“祖宗”二字空格,余字不避宋讳,当是元刻中之上驷。至于印本,当在明初,盖就其纸背文字验之,有“本班助教廖,崇志堂西二班学正翁深,学正江士鲁考讫,魏克让考讫,正义堂,诚心堂西二班民生黄,刷卷,远差,易中等,《论语》,《大诰》”,云云。虽文字不可卒读,而所云皆国子监中事,知废纸为监中册籍也。余向藏何子未校本,即出于此刻,知毛刻②犹未尽善,不但失去淳熙丁未

浚仪赵师侠之后序而已。竹垞翁③所藏为弘治癸亥④重雕本,此殆其原者,惟汲古阁珍藏本有所谓宋刻,其书目载之,未知与此又孰胜耶?卷中收藏图书甚多,知其人者独顾氏大有诸印,为我吴郡故家。“夷白斋”一印,不知是陈基否?然篆文印色俱新,恐非其人矣。嘉庆庚申⑤闰四月芒种后三日,辑所见古书录,启缄读之,因补题数语于后,阅收得时已二载余矣。读未见书斋主人黄丕烈识。

是书已归艺芸书舍⑥,前因匆促,未获录副。且有毛氏汲古旧藏抄本在,似与此本微异,而抄本又有吴枚庵临校宋本在其上,故去此留彼。既而又得见弘治本,复覆勘之,始知一

本有一本之佳处,反思元本之未及校为可惜。幸艺芸主人乐于通假,遂借归手校。元刻固精美无比,惜经描写,略为美玉之瑕。苟非余藏旧抄,乌知描写之误邪?还书之日,附载斯语,以质诸同好者。道光癸未⑦仲春,荛夫。

[注释]

①黄丕烈(1763~1825):字荛圃,一字绍甫,又字绍武,清长州(今属江苏苏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举人,曾官主事。平生嗜学好古,曾得到宋版书百余种,构建专室收藏,名为“百宋一廛”。其藏书甚富,成为东南藏书家之巨擘。所著书有《荛言》、《百家一廛书录》、《荛圃所见古书录》、《士礼居题跋

记》等十余种。②毛刻:即毛晋和沈士龙刊刻的秘册汇函本《东京梦华录》,见后文。③竹垞翁:即朱彝尊,字锡鬯,号分垞,清康熙时中博学鸿词,官翰林检讨。著作有《曝书亭全集》等。④弘治癸亥:即明代弘治十六年(1503年)。《东京梦华录》明代刻本最早刻于此年。⑤嘉庆庚申:即清嘉庆五年(1800年)。今见198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江标所编《黄丕烈年谱》记嘉庆五年事云:“闰四月芒种后三日,跋元刻幽兰居士《东京梦华录》。”⑥艺芸书舍:清汪士钟藏书室名。汪士钟,字阆源,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好藏书。著有《艺芸精舍宋元本书

目》、《摹刻宋本孝经义疏》等。后来黄丕烈的藏书也多归之。今见198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江标所编《黄丕烈年谱》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事云:“以元本《东京梦华录》归汪阆源。”同年又云:“季冬,以宋景祐本《汉书》归汪厚斋。”汪厚斋即汪士钟之父,名文琛,号厚斋,阮元曾为之撰墓志铭。⑦道光癸未:即清代道光三年(1823年)。今见198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江标所编《黄丕烈年谱》所附王大隆《黄荛圃先生年谱补》记道光三年事云:“二月二十四日,张讱庵先生为覆校《东京梦华录》。二月,借艺芸书舍元椠《梦华录》校刻本。跋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