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草原帝国 > 13班超收服塔里木盆地

13班超收服塔里木盆地

关于这些地名的希腊称呼以及汉文称呼之间所作的鉴定,无论是否正确,都无碍于这样一个既定的事实,即自从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开通,将大汉帝国与罗马、帕提亚帝国连接起来之后,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地带的绿洲上的那些印欧小国就开始在商贸往来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与此相关的一个事实是,匈奴人与汉人都希望控制这些绿洲国家,双方展开了争夺。在这些国家以北的阿尔泰山高地,匈奴人对塔里木地区虎视眈眈;而在这些国家以东的敦煌地区,边境出口点掌握在汉人手里。

东汉时期,明帝(公元58年-公

元75年在位)、章帝(公元76年-公元88年在位)、和帝(公元**年-公元105年在位)三位君王相继有步骤地开展着征服或者说收复塔里木盆地这一伟大事业,而几位伟大的战士对这项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公元73年,汉军将领耿秉(骠骑将军)和窦固展开了第一次对北匈奴的征讨,然而北匈奴却闻风而逃,在汉军到达之前就已经逃之夭夭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将领之一班超,作为窦固的副手、司马(这个时候班超只是“假司马”,即代理司马),骑都尉班超受命进攻盘踞在巴里坤(古称“蒲类海”)的匈奴呼衍部,打败这一部落后,“多斩首虏而还”。同年(公元73年),汉军屯兵伊吾,关于伊吾的具体位置,沙畹经过考证后认为它在哈密,而阿尔伯特·赫尔曼则认为它地处罗布泊以北,位于楼兰和今天的营盘之间。公元74年,耿秉和窦固进发攻打已被两个小国瓜分的吐鲁番地区,它们分别是以吐鲁番故城为中心的南车师和天山北麓以古城为中心的北车师①,它们的统治者出自同一王朝。耿秉采取了冒险的做法,以距离较远的北车师为首要进攻目标,在汉军发起强攻之前,北车师国王安得投降:“安得惶恐,走出门,脱帽抱马足降。”见父亲投降,安得的儿子也投降了。两支汉军分别留守北车师古城和吐鲁番的鲁克沁(汉代称为“柳中城”)。与此同时,班超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看法,派出一小队人马进入地处楼兰和罗布泊西南的鄯善国打探情况,他略施小计就了解到鄯善国王正在与一位匈奴使者密谋对抗汉朝。黄昏时分,他召集部下开会,按照惯例应该征求从事官的意见,但出于谨慎,他没有这样做,他说:“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②趁着夜色一片沉寂,班超率领小队人马放火烧了匈奴使者们住的小屋,接着又虚张声势地大喊大叫、敲锣打鼓,吓得那些野蛮人惊慌失措,这些野蛮人有的被烧死,有的被砍了头。事后,班超召见鄯善王,给他看了匈奴使者的脑袋。这位原本已经快要投降匈奴的鄯善王,见到这种场景心惊胆战,甘愿继续臣服于大汉。这件事处理完之后,班超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处理

疏勒的事务上。

就在汉朝和匈奴无暇插手塔里木盆地上那些印欧小国的事务的时候,这些国家之间争执不断。被汉人称作“贤”的莎车国王(公元33年-公元61年在位),在征服龟兹(公元46年)、大宛(费尔干纳)和于阗之后,暂时成为这些地区的霸主,但他在一次大叛乱中去世。公元61年,于阗国王推翻了贤的统治,龟兹归附于匈奴。这位中文名叫“广德”的于阗国王,成为莎车国的主人,并掌握了整个塔里木南部地区的霸权。在北方,控制权落到了中文名为“建”的龟兹王手里,建在匈奴人的支持下于公元73年抢占了疏勒。危急时刻,汉明帝派掌管这一地区事务的班超赶赴疏勒。班超首先到达了于阗,不料于阗王广德因为新近取得的一些胜利而被冲昏了头脑,与匈奴人来往密切却冷落了汉使班超。班超于是亲手把于阗王的国师的脑袋砍了下来。于阗王见状大为惊恐,继而重新归附于汉朝。为了表达自己对汉朝的忠

心,他杀掉了匈奴使者。然后,班超继续赶往疏勒。龟兹王建追随匈奴人,他已经征服疏勒并扶持他的龟兹亲信登上了疏勒王位。公元74年,班超只带了几个人冒险抓住了这位龟兹王,废黜了他,重新委任了一位中文名叫作“忠”的疏勒国王。

公元75年,汉明帝即将驾崩,塔里木地区在匈奴的支持下,爆发了一场旨在推翻汉朝宗主权的大叛乱。焉耆王暗杀了汉朝派驻的都护陈睦。龟兹(库车)人和姑墨(阿克苏)人开始包围身处疏勒的班超,被围困了一年多之后,这位英雄发起了反攻。与此同时,匈奴侵扰北车师(古城)国,杀死了臣服于汉朝的北车师藩王安得,将戊己校尉耿恭围困在一个堡垒里。耿恭与他的战友班超一样,英勇反抗。在缺衣少粮没有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