嚈哒匈奴人是一个突厥-蒙古族部落,而在这种前提下,他们似乎更接近于蒙古人而不是***,根据宋云的记载,他们可能起源于金山(也就是阿尔泰山),从那里南下到达了俄属突厥斯坦的草原。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历史学家们把他们称作“安涩莱特斯”,波斯历史学家米尔克汉德称他们为“哈亚涩莱特人”,中国的史学家们则叫他们“嚈哒人”,这一名称似乎来自王室的氏族名“Ephtha(或ye-ta)”,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史家们叫他们“白匈奴”,这多少都有些不妥。
在公元5世纪初期,游牧部落中的嚈哒这一支不过居于第二位,从属于统治着蒙古的大部落柔然人。在公元5世纪的25至50年中,由于这支嚈哒人的领地向西扩张,他们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从焉耆西北的裕勒都斯河上游到伊犁河流域,再到巴尔喀什湖畔,接着到楚河(位于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和塔拉斯河草原、锡尔河地区,一直到咸海,全都是嚈哒人的势力范围,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嚈哒人的一个汗庭就建在塔拉斯城附近。大约公元440年时,他们已经攻占了
索格底亚那,或者说河中地区(即撒马尔罕),也许还占领了巴尔赫地区,也就是巴克特里亚或吐火罗。
一些研究东方学的学者,尤其是诺尔德克认为,嚈哒人正好是在波斯王巴赫拉姆·戈尔统治时期(公元420年-公元438年)定居在巴克特里亚的。据推测,嚈哒人曾入侵萨珊王朝的呼罗珊行省,却在发生于梅尔夫附近的喀什麦罕战役中吃了败仗,被巴赫拉姆·戈尔赶出了呼罗珊行省。而马夸特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巴赫拉姆·戈尔和他的继承人耶斯提泽德二世(公元438年-公元457年在位)所打击的敌人不是入侵的嚈哒人,而是另一支匈奴部落科奈特人,他们游牧于梅尔夫的北部地区。但不管怎么说,在萨珊王卑路斯一世统治时期(公元459年-公元484年),攻打呼罗珊并打败和杀死卑路斯的就是这些嚈哒人。那次打了胜仗的嚈哒首领就是阿拉伯-波斯史学家们所说的“阿克西瓦尔”,显然相当于粟特语中的“王”,不过存在讹误。
打败了卑路斯一世之后,嚈哒匈奴人不仅占据了过去一直属于萨珊帝国的东北
边城塔里寒的边界地区(西塔里寒,位于巴尔赫和
梅尔夫之间),而且还占领了梅尔夫和赫拉特。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掺和到了波斯萨珊王朝的宫廷斗争之中。正因为有这样的事情,所以萨珊王朝的卡瓦德从泰西封的王位上被赶下来之后,他才会逃到嚈哒人那里避难,与嚈哒可汗的侄女结了婚,并从可汗那里得到了一支军队。公元498年,也可能是499年,卡瓦德凭借着这支军队的帮助重新夺回了王冠。至此,嚈哒人已经成为中亚地区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据《梁书》记载,公元516年嚈哒王叶太伊里窦曾派使者拜见南京的朝廷。
尽管波斯王卑路斯被打败了,但萨珊波斯有效地抵御了嚈哒人的进攻,挫败了他们征服波斯的意图。于是,嚈哒人又转而向东南方向进军,目标直指喀布尔。关于喀布尔,这些逐渐逼近的敌人首先想到的是,公元5世纪中期前后,另一支从巴克特里亚分离出来的月氏人(或吐火罗人)取代了贵霜王朝的统治。伊朗史料里记载了建立在阿姆河南岸的巴尔赫和梅尔夫之间的“基达里王朝”,他们曾与萨珊王朝交战。同一史料还提到,萨珊王朝皇帝卑路斯,也曾先后与基达拉帝国的首领们交战,与跟王朝同名的第一英雄基达拉和他的儿子孔嘎斯作战,尽管卑路斯后来因嚈哒人的进攻而死。人们认为,正是在被卑路斯打败之后,孔嘎斯才离开巴克特里亚的,随后嚈哒人迅速占领了那里。而孔嘎斯则率残部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了喀布尔,推翻了贵霜王朝末代君主们的统治,并取而代之。在中国古代的编年史记载中,史学家们把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归结为更早一些时候,而且他们对于这些事情的起因的看法也与我们不同,不过他们的记述至少证明了这些事件的真实性。在中国的历史资料里,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追溯到了公元436年至公元451年,原文大意是这样的:“来自‘薄罗’(毫无疑问这里指的是巴尔赫的吐火罗人)的‘月氏王’,迫于嚈哒的压力,离开大夏(巴克特里亚)迁往犍陀罗,他们定居在白沙瓦,统治了他们的堂兄弟、喀布尔的月氏人(最后一批贵霜人)。”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们称这个月氏王为寄多罗,这个
名称正好与我们所说的“基达拉”是一样的。因此,迫使这些基达人离开巴克特里亚,逃难到喀布尔的,一定是这些嚈哒人而不是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