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密与嚈哒人的老对手波斯人结盟,当时统治波斯的是萨珊王朝最伟大的皇帝库思老一世。为了使同盟关系更加稳固,室点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库思老一世。公元565年前后,***与波斯人兵分两路,分别从北方和西南方两个方向进攻嚈哒部,嚈哒被彻底打败,从此消失了。在西北的咸海一带过着游牧生活的那部分嚈哒人,可能被迫逃往西方世界。或许,在匈牙利建立了一个新的蒙古汗国的乌尔浑人和阿瓦尔人,正是这些逃亡的嚈哒人,而不是柔然残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的确有一支部落被赶出了亚洲,迁往西欧,在希腊语和拉丁语里,这支部落被称为“阿瓦尔”,阿瓦尔人严重威胁到了拜占庭帝国和日耳曼人在西欧世界的主导地位,使得他们的统治摇摇欲坠,直到查理曼②出现,入侵的阿瓦尔人才最终被打垮。
撇开西欧的阿瓦尔人,再来看塔拉斯河流域的嚈哒人,自从被西突厥和萨珊波斯打败之后,他们的领地就被胜利者室点密和库思老一世瓜分了。其中,索格狄亚那地区归室点密,而库思老一世则占据了巴克特里亚地区。这里原本就已经被波斯同化,所以归属于萨珊帝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于是,自公元565年起,巴克特里亚又回到了萨珊帝国的手里。然而这种回归只是暂时的,因为公元568年,萨珊波斯曾经的盟友***占领了巴尔赫(即巴克特里亚)和昆都士,换句话说,同一个巴克特里亚在萨珊王朝的手里得而复失。
至此,中世纪初期的东、西突厥汗国各自拥有了确定的版图:木杆可汗建立的**厥汗国,统治着北方的蒙古地区,汗庭设在鄂尔浑河上游一带(靠近将来的哈拉和林);西突厥汗国的领地则在伊犁河流域和西突厥斯坦,可汗的牙帐夏天设在焉耆和库车以北的裕勒都斯河上游,冬季则在伊塞克湖湖畔或塔拉斯河流域。对于这两个游牧民族建立的、领地范围已经相对确定的汗国来说,如果一定要划分出各自的
边界,那么最明显的分界线就是大阿尔泰山和哈密以东的山脉。
在木杆可汗统治时期(公元553年-公元572年),能够跟**厥抗衡的对手寥寥无几。公元560年前后,木杆可汗打败了蒙古族部落契丹,契丹人自公元5世纪中期起就一直在辽河西岸(靠近原热河地区)过着游牧生活。就连定都长安的北周朝廷都对突厥相当忌惮,北周王谦恭地请求木杆可汗将女儿许配给他。当时(约公元565年)的形势是在继拓跋魏之后而起的契丹和北周这两个政权中间,木杆可汗显然扮演着权威的角色。
叶护室点密,或者应该称他西突厥汗国可汗(公元552年-公元575年在位),就是塔巴里(波斯历史学家)所说的森吉布,也是被拜占庭历史学家米南德叫作希尔兹布尔的人,其实这些名称说的都是同一个头衔“叶护”。由于***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了阿姆河畔,成了萨珊波斯帝国的邻居,如果能与突厥结盟,那么结果显然对拜占庭帝国有利,因此拜占庭人把室点密当成是他们的盟友。而这个时候室点密表现出了高度的智慧,他所考虑的是,该怎样利用本国有利的地理位置(处于亚洲
各国的交汇处),自由开展丝绸贸易,将
中国出口的丝绸经波斯运到拜占庭。室点密委派了一个名叫马尼亚克的粟特人(当时的商队多选用中亚的粟特人做向导),以他的名义前去拜访库思老一世,转达他的意思,而库思老一世为了继续垄断在拜占庭帝国的丝绸销售,拒绝了马尼亚克的提议。室点密决定抢夺波斯人的生意,直接跟拜占庭帝国进行丝绸交易。为此,他于公元567年又委派马尼亚克为使者,前往拜占庭帝国商谈。马尼亚克经伏尔加河下游和高加索,最终到达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并于公元568年回国。这次洽谈似乎很顺利,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二世有可能对这位突厥使者带来的提议非常感兴趣,因为拜占庭帝国也派出了使者蔡马库斯,他陪着马尼亚克一起回到了西突厥汗国。当时正值夏季,室点密住在阿羯田山(也就是天山)③阴面裕勒都斯河(位于焉耆西北)上游的**里的可汗帐中,于是在那里接见了蔡马库斯。双方就结成同盟,在坚决反对共同的敌人萨珊波斯方面达成了一致。恰在这个时候,萨珊王朝的一位使者来到了西突厥汗国,他在塔拉斯附近见到了室点密,却被毫不客气地押送出境了,与此同时,这位突厥可汗还公开向波斯宣战。公元572年,拜占庭也与波斯开战。这一场战争持续了20年,直到公元591年才结束。在此期间,西突厥与拜占庭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密切。当蔡马库斯离开西突厥时,室点密派了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