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突厥帝国
公元540年,草原帝国的版图由三大块组成,被突厥-蒙古族的柔然、嚈哒和匈人****分别占据。其中,柔然人(显然有蒙古族的成分)控制着北方大片地区,东起中国的东北部边境地区,中间穿越蒙古,西达吐鲁番,甚至远至巴尔喀什湖东岸(这一点可以肯定),北自鄂尔浑河流域,南抵万里长城,全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嚈哒人(可能也是蒙古族人),占据着今天的谢米列契耶、俄属突厥斯坦、索格狄亚那、伊朗东部和喀布尔地区,在西方从焉耆以北的裕勒都斯河上游到梅尔夫,从巴尔喀什湖至咸海再到阿富汗腹地和旁遮普,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统治着柔然人的氏族与领导着嚈哒人的氏族结盟,于公元520年前后通婚,柔然(茹茹)可汗阿那瓌的姑姑们嫁给了嚈哒的可汗。作为蒙古本土的主人,柔然人似乎在某些方面支配着盘踞在他们西南边境地区的嚈哒人。最后,尽管匈人(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欧洲的匈人,他们无疑有着突厥血统)内部分裂,西边的库特利格尔部和东边的乌特格尔部相互争战,削弱了匈人整体的实力,但他们仍然占据着毗邻亚速海和顿河河口的俄罗斯南部草原。
中国人认为,在所有附属于柔然的部落中,突厥部落是一个使用同一种语言的部落联盟的名称。伯希和认为,“突厥”这个汉语名称应该代表着蒙古语(柔然语)中“Türk”的复数形式“Türküt”。从字面上来看,它的意思是“强壮”。根据中国的一些编年史的记载,***以狼为图腾。伯希和确定匈人具有原***的特征,这为证实***是古代匈奴人的后裔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可能在公元6世纪初就已经居住在阿尔泰地区,他们在那里从事着“铁匠营生”,即做着冶铁的工作。当时的柔然因为发生于公元520年的内战而导致实力大减。这场内战交战双方的首领,分别是东柔然可汗阿那瓌和西柔然可汗婆罗门(阿那瓌的叔叔)。
这场内战以阿那瓌可汗(公元522年-公元552年在位)的胜利而告终,作为柔然唯一的君主,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平定原臣属于柔然的以高车为代表的各突厥部落的反叛。高车族(经鉴定是铁勒族)在阿尔泰山南乌伦古河附近游牧,他们可能是回鹘人的先祖。公元508年,高车部打败了柔然。但公元516年,高车王又被柔然人所杀,被迫归附于柔然。公元521年,趁着柔然内乱,高车试图摆脱柔然的控制,重获自由,结果却没能如愿。公元546年前后,高车再次反对柔然的起义还没来
得及发起,就被突厥挫败了。虽然,***与
高车人同族,却忠诚于两者共同的宗主柔然可汗阿那瓌。他们将高车人的阴谋披露给了阿那瓌,提醒他注意。作为提供情报的回报,突厥首领布明(“Bumin”是他的突厥名,汉文译作“土门”,阿史那氏)①要求迎娶柔然公主,不料遭到阿那瓌的拒绝。后来布明与当时统治着西北以长安城为中心的拓跋氏西魏结盟,拓跋人很可能是突厥一族的,他们虽然已经完全汉化,但很有可能仍然对***怀有亲切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拓跋人应该都非常愿意与***结成一个同盟,从而对他们的老对手、蒙古族柔然人展开报复。公元
551年,拓跋氏将一位西魏公主许配给了布明。因此,公元552年,在包围了蒙古族柔然人之后,布明彻底击溃了他们,并且迫使他们的可汗阿那瓌自杀。残余的柔然部族逃到中国边境避难,***接手了被他们放弃的蒙古地区。取代了东魏的北齐朝廷把这些柔然残部安置在了边境,让他们替本国戍边。
蒙古地区古代王族的领地因此而从柔然人手里转到了***手里,也可以说是从蒙古人手里转移到了***手里。布明顶着蒙古地区新帝国皇帝的头衔“可汗”,仍然待在鄂尔浑河上游的山区地带,那里从古代匈奴人统治时期起就常常被选作游牧部落的大本营,直到成吉思汗的后裔入主中原为止。
公元552年,在取得胜利后不久,***的英雄布明可汗就去世了,他的领地也随之被瓜分。他的儿子成为木杆可汗(公元553年-公元572年在位),得到了蒙古地区,建立起**厥汗国。布明的弟弟室点密(汉语译名),继承了王族世袭的叶护封号,得到了准噶尔盆地、额尔齐斯河与额敏河流域、裕勒都斯盆地、伊犁河流域、楚河流域以及塔拉斯河流域的大片领地,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
西突厥汗国。
在塔拉斯河流域,西突厥首领室点密与嚈哒人发生了冲突。为牵制住敌人的后方,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