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草原帝国 > 2突厥帝国的分裂

2突厥帝国的分裂

正所谓盛极难继,***建立的这两个帝国并没能一直保持鼎盛。自呼舒柴达木的碑文中被盛赞的伟大可汗们去世后,新的可汗继承了王位,却没能继承先王的天赋和才能。“那些继承汗位的,要么是已故可汗的弟弟,要么是已故可汗的儿子,然而弟弟没有哥哥贤能,儿子也缺乏父亲的才能。这些继任的可汗都是些平庸无能又无德的人。最终导致匈奴帝国解体。”

鄂尔浑河流域的**厥与占据着伊塞克湖畔、塔拉斯地区的西突厥,这两个突厥汗国之间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这才是削弱和摧毁整个突厥军事力量的真正原因。公元552年,突厥处于鼎盛时期时,这两个突厥帝国几乎占据了半个亚洲,从中国东北边境地区到呼罗珊①都在他们的统治之下。如果他们能够在这个基础上保持统一,以**厥为首,换句话说,就是西突厥可汗退一步,甘愿做一个叶护,而听从**厥可汗的号令,那么,他们将是无敌的。然而,自木杆可汗的弟弟佗钵可汗之后,西突厥再也不承认**厥可汗。据瓦伦丁所说,西突厥的达头叶护是一个极端残暴的人。公元582年至公元584年,达头发动叛乱,摆脱了原突厥朝廷的束缚,自立为可汗。在这次突厥的内乱中,强大的隋朝也插了一手(自汉朝之后,直到隋朝才逐渐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支持达头分裂。经历了这次叛乱之后,突厥势力一分为二,再也没有统一过,**厥与西突厥长期敌对,经常发生争端。

这个时候东亚两大帝国各自的***面形成了极大反差,中国统一的同时,突厥却在分裂。正是这种反差的存在

以及不断扩大,才使得隋唐时期(公元7世纪-公元9世纪)中国重新恢复对西域的管辖权变成了可能。

在突厥内部,**厥的情况似乎更糟糕,它不仅面临着西突厥的反叛,而且朝廷内部也不统一,内斗造成了国内四分五裂。在蒙古的**厥大本营里,新继位的可汗沙钵略(阿史那摄图,公元581年-公元587年在位)面临着内忧外患,在**厥内部,他的堂兄庵罗和大逻便随时有可能抢走他的权力;在外部,西边那位“可汗”开始攻打他,与此同时,东边辽西的契丹人也经常攻击**厥边境。如果任由局势像这样发展下去,那么结果有可能是蒙古的**厥被西突厥打败,达头一家独大,突厥重新归于统一。这样的结果显然对隋朝不利,隋朝皇帝杨坚当然想到了这一点,他要遏制达头的势力继续扩大,绝不能让突厥重新统一,因此他迅速改变了策略,将结盟的对象换成了**厥可汗沙钵略,支持沙钵略对付达头(公元585年)。陷入内部纠纷的东***就是一盘散沙,对隋朝根本构不成威胁。公元587年,沙钵略去世后,他的弟弟处罗侯成为可汗(莫何可汗),他可能杀死了反对他的大逻便,但不久他也去世了,都蓝继任新的可汗(阿史那雍虞闾,公元587年-公元600年在位)。但都蓝可汗同样有一个反对他当可汗的对手,那就是得到了中原王朝支持的突利。事实上,都蓝可汗于公元599年把突利赶出了**厥。隋文帝杨坚对突利和他的随从非常欢迎,还把他们当作隋朝的盟邦安置在了鄂尔多斯。**厥的分裂局面仍然在继续,

完全没有统一的希望。

都蓝死后,西突厥达头可汗马上****,试图趁着**厥内乱的时机,迫使他们投降,将蒙古地区的**厥收归自己手中,再次实现突厥的统一。为了防止隋朝干涉,他决定武力震慑隋朝。公元601年,达头的军队逼近隋朝都城长安;第二年(公元602年),又把进攻的矛头对准了驻扎在鄂尔多斯的受隋朝保护的突利可汗。不过,隋朝也没有闲着,派人暗地里四处活动,游说各部反对达头。公元603年,一支西部的主要部落(即铁勒部,他们是回鹘的祖先,铁勒人可能一直游牧在塔尔巴哈台、乌伦古

和准噶尔地区)突然反叛达头。公元603年,达头的势力被极大地削弱,连自己的大本营都保不住,只好逃往青海(吐谷浑),从此失去了消息。那个曾经让波斯和拜占庭战栗,不久前还对隋朝都城造成威胁的西突厥帝国,顷刻之间轰然倒下。达头的孙子成为射匮可汗,

领地只有原西突厥最西边的一小块地方和塔什干。而某个反对他的处罗(即泥撅处罗可汗,又称处罗可汗,名叫阿史那达曼)却成了可汗,控制着伊**区。事实上,处罗可汗想要做的事情,与达头想要完成的事业是一样的,就在他着手准备的时候,汉人及时阻止了他。隋朝大臣裴矩暗地里支持处罗的对手射匮与他作战,公元611年,处罗战败,向隋朝称臣,在隋朝廷里任职。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