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耶的一支突厥部落)的帮助,从侧面攻击骨咄禄。这个计划却以失败告终,因为突骑施可汗乌质勒被骨咄禄打败了,不仅沦为他的阶下囚,还不得不归附于骨咄禄(公元6**年)。
公元691年,骨咄禄去世(时间可能是8月到11月)。继任的新可汗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默啜(伯希和认为,这个应该是突厥语“B?k-chor”翻译成汉语的名字)继承。默啜可汗给***带来了巨大财富,使后突厥进入了全盛期(公元691年-公元716年)。在唐王朝上演的一出夺宫大戏里,默啜老练地扮演着反对篡位的皇后武则天、维护李唐王朝正统的角色。为了拉拢默啜,武则天打算与他结成亲家,于是让她的侄子去向默啜求亲,请他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然而,公元698年,当这位年轻人来到可汗的王庭求亲时(当时的王庭设在赛音诺颜南部的黑沙地),却被默啜轻蔑地拒绝了。他告诉所有人他女儿不能嫁给姓武的人的后代,要嫁就要嫁给合法的李氏皇帝。他还公然说,他将率军帮助李氏残存的两个儿子夺回皇位。
然而,尽管默啜打着保卫唐朝、反对铁腕武后的幌子,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大唐领土的侵略。694年,突厥铁蹄践踏了宁夏附近的灵州。公元698年,他又摧毁了地处北京西部的宣化和灵丘之间的蔚州。在停战期间,他曾接受过劝说,暂时同意与武氏朝廷合作,共同对抗生活在辽西与热河之间的一支蒙古族游牧部落契丹,这支契丹当时正在进攻唐朝永平一带边境地区,并向南扩张。公元696年,与默啜结盟的契丹首领李尽忠,在永平附近打败了一支唐军。②不久,李尽忠去世,契丹人不仅赶走了他的儿子,还解除了与突厥的盟约。默啜曾进入契丹的领地,试图帮助流亡在外的李
进忠的儿子复位,结果以失败告终。正是因为这次失败,他才同意与唐朝联合行动,打击契丹人。作为报酬,武则天给了他大量蚕丝、稻米、武器和铠甲等。公元696年至公元697年,在唐朝军队和默啜所率领的突厥军队的夹击下,契丹人大败。
武后还以为默啜已经归顺了朝廷,于是,对他在这次行动中的帮助大加夸赞。而默啜回报给她的则是再次侵略大唐领土,进攻宁夏附近的灵武。由于朝廷拒绝了他狂妄无理的要求,他开始了一系列残酷的报复行为,在宣化以南的地区一路烧杀抢掠,先是洗劫了蔚州(这里指的可能是大同东南部的灵丘),接着进攻河北中部保定与正定之间的定州,然后攻占了赵州。默啜抓了上千人才撤退,但在撤退的时候,却又下令把这些人全部杀死。公元702年,默啜入侵山西北部的代州。时隔四年(公元706年),在敦煌东鸣沙山附近,默啜打败了唐军将领沙吒忠义,围攻宁夏北部灵州的边哨。默啜在鸣沙山一战中取得的胜利被记载在阙特勤碑的碑文里,不过它主要是为了讲述默啜的侄子阙特勤在这一站中发挥的作用:“我们与沙吒将军交锋,第一次进攻,他(阙特勤)骑的是灰马,这匹马战死。第二次进攻,他骑的是灰马沙钵略奄达,马再次被杀。第三次进攻,他骑的是褐马,马又死了。上百支箭射中了他的盔甲,却没有一箭射中他的脸部或头部……突厥的权贵们,他的进击还留在你们很多人的记忆里。我们在那里歼灭了这支军队(唐军)。”
默啜每次侵入大唐都会带着大批俘虏和战利品返回蒙古,就像阙特勤碑文里记载的那样:“这个时候,原本是奴隶的人也有了自己的奴隶;原本是婢女的人,也有了自己的婢女。我们的领地与良好的制度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在对付突厥其他部落的战斗中,默啜也同样取得了成功。他战胜了东面克鲁伦河上游的拔野古部,又打败了北面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黠戛斯人。据阙特勤碑文的记载:“地上的雪有我们的长矛那么深,我们在积雪中开道前进。翻过曲漫山,趁着柯尔克孜人还在睡梦里,我们冲杀了下去。我们与他们的可
汗在松迦山林里交战。阙特勤骑着花白公马进击。他用箭射杀了一人,又刺穿了另外两个人的大腿。在那次攻击里,敌人击中了花白公马,打断了它的大腿。我们杀死了黠戛斯可汗,征服了他们的国家。”
公元699年,默啜通过武力迫使西突厥的咄陆部和弩失毕部归顺于他,这两部暂时屈服。随着西突厥两部的归顺,突厥再次成为一个难以战胜的统一整体,几乎重建了公元550年时存在过的那个突厥大帝国(前突厥)。在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伊犁河下游,突骑施部的娑葛可汗(公元706年-公元711在位),即乌质勒的儿子和继承人,企图联合西突厥起兵对抗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