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草原帝国 > 3波斯化的突厥塞尔柱人与他们的帝国

3波斯化的突厥塞尔柱人与他们的帝国

一种优势文化,他们没有破坏它,而是捍卫着它。刚一

进入尼沙普然,图格鲁勒·贝格就要求以他的名义称颂“胡特巴”,并宣布要遵守***制度。塞尔柱人仍然以草原游牧民的方式拓展着疆域。每个

家族成员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掠夺到的战利品都归自己,图格鲁勒·贝格的兄弟查基尔拜格、堂兄弟库吐尔米希和表兄弟易卜拉欣·伊本·伊纳尔都是这样的,但他们同时也承认图格鲁勒·贝格的权威地位。比如,1042年至1043年,查基尔拜格占领了花剌子模(希瓦)。易卜拉欣·伊本·伊纳尔定居在拉伊,然而由于游牧民的作风主导,他的军队的暴行破坏了拉伊的秩序,以致图格鲁勒·贝格不得不出手干预,恢复拉伊的秩序。随着与阿拉伯-波斯世界的接触进一步加深,这些古文明地区的行政管理理念使图格鲁勒·贝格获益良多,他逐渐从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蜕变为一个国家的***,一位正规而绝对的统治者,从而确保了他在他的亲属们,也就是其他部落酋长们中间处于支配地位。

波斯西部长期由纯波斯人所建立的布威王朝(932年-1055年)统治。布威王朝的确是真正的波斯王朝,因而仍然信奉什叶派的教义(这一教义正好是在该地区内持异议的***所信奉的)。布威王虽然是以埃米尔-埃尔-奥马拉的身份行使着统治权,他们使巴格达的哈里发处于无权地位,并以宫廷侍卫长的身份,替他们行使大权。然而情况到了11世纪发生了改变,布威王朝不断衰落。1029年,加兹尼的马赫穆德从布威王朝手里夺取了伊拉克阿只迷的大部分地区,在塞尔柱人入侵时,布威王朝的末代君主库思老·卑路支·拉希姆(1048年-1055年在位)顶着埃米尔-埃尔--奥马拉的头衔,仍然占据着巴格达、阿拉伯的伊拉克(Iraq‘Arabi)①、设拉子和法尔斯,而他的一个兄弟则占据着起儿漫。有趣的是,11世纪,在***即将入侵前,这位波斯王朝末代君主的名字里竟然包含着萨珊波斯两位伟大的君主的名字。

后来,图格鲁勒·贝格在进攻伊拉克阿只迷时,虽然那里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但他手下那些出身乌古斯游牧民的士兵们却不知道该怎样攻城,伊斯法罕城里的军民们坚持抵抗了一年,最后因为饥荒而被迫投降(1051年)。图格鲁勒·贝格被定居生活所吸引,定都伊斯法罕。***图格鲁勒·贝格尽管粗野,但在政治瓦解、封建分裂、知识混乱的情况下,他无疑代表了某种秩序,而且他的臣民们几乎没人后悔接受了这种秩序。1054年,阿塞拜疆地区(大不里士、甘加等地)的君主们向图格鲁勒·贝格表示愿意效忠于他。为了借助于图格鲁勒·贝格的力量摆脱布威王朝的束缚,阿拔斯哈里发阿尔·加伊姆与他的卫队司令贝撒希瑞亲自将图格鲁勒·贝格召到巴格达。图格鲁勒·贝格利用这些矛盾冲突,于1055年进入巴格达,推翻了布威王朝末代君主库思老·卑路支的统治。

1058年,事实上已经掌控着东部与西部的图格鲁勒·贝格得到了哈里发的承认,哈里发认可图格鲁勒·贝格是他世俗权力的代理人,并赐封他为东部与西部之主。图格鲁勒·贝格在得到空前荣耀的同时,也面临着危机,他的表兄易卜拉欣·伊本·伊纳尔与贝撒希瑞勾结,共同反叛他。这场发生在塞尔柱人之间的战争,使贝撒希瑞有机可乘,他曾在短期内重新占领了巴格达,并宣布哈里发阿尔·加伊姆倒台(他认为哈里发对塞尔柱人过于友善),支持***教什叶派(1058年12月)。面对着这种危险,图格鲁勒·贝格表现得相当冷静,果断开始行动。他首先回过身来对付易卜拉欣·伊本·伊纳尔,在拉伊附近打败并处死了他;接着兵临巴格达城下,打败并杀死了贝撒希瑞,拥护哈里发得胜回朝(1060年初)。于是,乌古斯部落联盟中的这位小酋长不仅使他的部落、氏族和家族步入了正轨,得到了一个政府授予的正规的领导职位,而且还得到了阿拉伯国家哈里发的承认,成为哈里发的正式代表。更令人称赞的是,他因为解救了哈里发,光复了哈里发的统治,而赢得了***教正统逊尼派的称赞。

于是,波斯的埃米尔国被替代,突厥的苏丹国成为阿拉伯哈里发世俗权力的代表。这种替代持续的时间较长,因为尽管***皈依***教不久,但他们与持有不同于***教正统教义的波斯人不同,他们有幸信仰正统教派,这倒不是说他们是狂热的信徒。最初的几位塞尔柱苏丹都是异教徒叶护家族的后代,他们太粗野而不可能接受这种正统思想。但是,在征服西方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