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因为它长期充当战场造成的。
为了将这幅图画描述出来,我们补充一点,与其说安纳托利亚的突厥化是塞尔柱王朝本身的作用造成的,不如说是地区埃米尔和土库曼各氏族的作用所致,因为他们并不是对塞尔
柱王朝唯命是从。比如,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安纳托利亚的塞尔柱人显然希望能够像他们在波斯的同族人一样实现波斯化。由于当时在西亚并没有突厥书面语言,直到1275年,塞尔柱人的科尼亚朝廷使用的官方语言一直都是波斯语。因此,12世纪以及13世纪塞尔柱时期的土耳其的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土库曼基础之上的波斯文化层。波斯语像波兰和匈牙利人所说的拉丁语一样,被以凯·库思老和凯·库巴德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人们说着,而书写的频率更高。但这种只不过是表象,多少有些人为的因素,根本欺骗不了我们,我们也不会因此而忽略古兹部落给卡帕多西亚、弗里吉亚和加拉太带来的根本的突厥化。
就像我们所谈到的那样,波斯的情况则不同,因为波斯文明和种族特征过于强大,不可能受到突厥的深刻影响。相反,这些突厥入侵者反而逐渐波斯化:他们的王室几乎马上就被波斯化了,而他们的军队则在几代之后才实现波斯化。但是,撇开文化,单从政治上来看,波斯从此失去了防御,整个草原地区的游牧民像洪水一样涌入。1040年至1055年的塞尔柱入侵为游牧民打开了波斯的大门。塞尔柱的统治者们在成为泛***社会的苏丹(阿拉伯人的“酋长”,波斯人的“沙赫”)之后,企图关上他们身后的这些大门,插上门闩,封锁道路,阻止效法他们的、也要同样冒险的中亚突厥-蒙古各部落的进入,却毫无作用。已经波斯化的塞尔柱人不可能再有效地保卫波斯免遭那些纯粹的***的入侵。虽然他们有这种愿望,而且他们还有阿姆河岸的“莱茵防线”,然而,他们只不过是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花剌子模国、成吉思汗王朝和帖木儿王朝等各路入侵人马的军需官而已。
他们想要恢复萨珊波斯帝国,或者是9世纪阿拔斯帝国组成的“新萨珊式”的坚实机构,结果以失望而告终,原因就在于王室内部经常发生不可平息的混乱,内乱一直都是土库曼人的历史遗留问题。尽管某位图格鲁勒·贝格,或者是某位马利克沙赫个人获得了成功,但事实证明阿拉伯-波斯的国家概念根本没有深入到塞尔柱人的意识里,就像罗马国家的概念最终不为加洛林人所接受一样,即便是有着卓绝才能的查理曼也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巴尔克亚鲁克的弟弟****(1105年-1118年在位)继承了苏丹之位,他要对付的是阿拉伯哈里发暗中进行的反叛,这让他感到很吃力。由于哈里发们坚持要在政治上摆脱苏丹们的监管,因此导致伊斯法罕的塞尔柱朝廷与巴格达的阿拔斯朝廷之间表面的亲近关系也变得尖锐起来。12世纪后半期,在这场斗争中,哈里发们赢得了胜利,至少在他们的阿拉伯的伊拉克的传统小领地里取得了胜利。尽管图格鲁勒·贝格曾自称与哈里发之间的团结关系牢不可破,但这场政治上的斗争却意味着突厥苏丹国与阿拉伯哈里发之间的裂隙在逐渐扩大。在后继的两位塞尔柱苏丹,也就是马赫穆德·伊本·****(1118年-1131年在位)和马苏德(1133年-1152年在位)的统治下(在他们的统治时期,国内也处于战乱之中),这种关系的衰退变得更加严重,这些苏丹通常住在哈马丹,除了伊拉克阿只迷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地盘。包括阿塞拜疆、摩苏尔、法尔斯等在内的其他行省,已经处于突厥军人和被称为阿塔别克(高级官员)的世袭封建主的控制之下。到最后,阿塞拜疆的阿塔别克简直成了末代塞尔柱君主的宫廷侍卫长。事实上,阿塞拜疆的阿塔别克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比如,伊尔弟吉兹(卒于1172年)为苏丹阿尔斯兰沙赫(1161年-1175年在位)服务,而他的儿子阿塔别克帕烈文(卒于11**年)则为苏丹吐格利尔三世(1175年-1194年在位)服务。帕烈文去世后,他的弟弟凯佐尔·阿尔斯兰继承了他的位子,成为新的阿塔别克。1190年吐格利尔三世企图独立,被他监禁。但吐格利尔三世像11世纪伟大的塞尔柱人一样激情满怀,1191年凯佐尔·阿尔斯兰去世后,吐格利尔三世终于在伊拉克阿只迷-他的王室所在地获得了独立。然而,这个很晚才重新建立起来的塞尔柱王朝不仅范围小,只是地区性的,而且存在的时间也相当短暂。1194年,花剌子模***入侵,吐格利尔三世抵挡不住,只好投降。塞尔柱人在中东地区建立的帝国最终将由花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