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阿瓦尔人
无论是地理学家,还是历史学家,都把俄罗斯南部的草原看作是亚洲草原的延伸。我们已经看到了关于它的古代史实,即斯基泰人、萨尔马特人、匈奴人与俄罗斯南部草原之间存在着联系。在中世纪初期,这种联系无论对于阿瓦尔人,还是对于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人来说,仍然是有效的。
根据拜占庭历史学家塞俄菲拉克特斯·西摩卡塔的记载,我们了解了阿瓦尔人从中亚迁往俄罗斯南部草原的情形。塞俄菲拉克特斯还对真假阿瓦尔人进行了区分。他认为,真正的阿瓦尔人就像马加特所指出的那样,是柔然人。这些蒙古柔然人在整个5世纪都是蒙古霸主,直到公元552年才被***击溃和取代。塞俄菲拉克特斯指出,冒牌的阿瓦尔人是生活于中世纪的欧洲的阿瓦尔人,他们盗用了阿瓦尔这个令人生畏的名称。据说这些冒牌的阿瓦尔人是由两个部落组合而成的,这两个部落分别是瓦尔部(Uar或Var,“阿瓦尔”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以及昆尼部(Kunni或Huni),其中“昆尼”这个名字暗示着它可能起源于匈奴。瓦尔与昆尼这两个名字合起来,表示阿瓦尔与匈人。但也有观点认为,拜占庭人根据“Uars”与“Huni”创造出了“Ouarkhonitai”一词,而瓦尔部与昆尼部是两个乌戈尔(Ogor)部落,也就是说,它们是东方学者所说的回鹘人的两个部落。然而,历史上的回鹘人是***的一个分支,而欧洲的阿瓦尔人似乎是蒙古人。此外,在阿尔伯特·赫尔曼的地图册中,有一张地图上仍然把瓦尔人和昆尼人等同于已经确定是蒙古人的柔然人。除此之外,就像米诺尔斯基所指出的那样,仅凭一则拜占庭的史料来判断是否是阿瓦尔人,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正如赫尔曼所推测的那样,如果6世纪下半叶迁往欧洲的那些阿瓦尔人不是柔然人,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是嚈哒人。可以回顾一下,5世纪时,嚈哒人占据着伊犁、河中地区和巴克特里亚,他们与柔然人一样也是蒙古人,被柔然人的敌人***打败(时
间大约是公元565年,***与萨珊波斯联手对付嚈哒人),丢失了原有的领地。
不管这些争论是否正确,有一点可以确定,在查士丁尼(卒于公元565年)的统治快要结束时,阿瓦尔人(希腊文里写作“Abares”或“Abaroi”,拉丁文里称作“Acari”或“Acares”)进入了欧洲。根据西摩卡塔的说法,这些阿瓦尔人挤满了前进的“昆奴格尔人和沙比尔人,以及其他匈奴部落”。阿兰人的国王萨罗修斯(
拜占庭人的叫法)竭力与阿瓦尔人保持着友好关系。阿瓦尔人的外貌使拜占庭人联想到了古代的匈人,只不过他们的发型与匈人不同,他们的头发是编成两根长辫子拖在后面的。他们信仰萨满教,塞俄菲拉克特斯曾提到过一个萨满教巫师(或者说是男巫)。阿瓦尔人的使者坎迪克在受到查士丁尼接见的时候向他索要土地和贡赋(公元557年)。接着,查士丁尼派使者瓦伦丁(后来被派去出访突厥的也是他)极力劝说阿瓦尔人的可汗与其他部落(即昆奴格尔和沙比尔)开战。结果阿瓦尔人不仅打败了其他部落,还打败了库特利格尔匈人和乌特格尔匈人,这些游牧民都是阿提拉族人的后裔,其中,库特利格尔人在亚速海西北过着游牧生活,而乌特格尔人则游牧于顿河河口附近。阿瓦尔人将这些匈人都收编到了自己的部落里。由于这里谈到的匈人无疑是***,而我们所说的阿瓦尔人似乎是蒙古人,因此,匈人被阿瓦尔人收编这件事,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突厥与蒙古两大支中的一支是怎样将另一支的代表并入自己的帝国之中的。与拜占庭结盟的阿瓦尔人,灭掉了这些匈奴王国。公元560年,阿瓦尔人的统治范围已经从伏尔加河延伸到了多瑙河河口。阿瓦尔人的可汗住在他的战车里,在多瑙河北岸扎营。他北征斯拉夫各部(安特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文德人),西侵日耳曼。公元562年,在图林根与克洛维的孙子、奥地利的法兰克王西热贝尔(Sigebert)一战中,阿瓦尔人大败,被迫再次退回黑海附近。
不久(约公元565年),一位能力出众的可汗巴颜,成为阿瓦尔人的君主。巴颜这个名字似乎正如伯希和所解释的那样,具有蒙古特色。与其说巴颜是一位战略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工于算计又精明过人的政治家,就像他的前辈阿提拉和后辈成吉思汗那样。公元567年,巴颜与伦巴第人(居住在潘诺尼亚的一支日耳曼人)联手,消灭了定居在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的格庇德人(另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