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绿色的青春期 > 公元1968年阳历4月

公元1968年阳历4月

是见过***吗这样子,又是长征走着去见的这样子,再说吴勇胳膊伤了擎旗也不方便这样子!”

我就被团长的一句“这样子”点成了擎旗代表。全团只有团长和我戴着雪白的手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那天风很大,我和团长身后的前导队彩旗猎猎,鼓乐喧天。当政委双手擎锦旗走出车站时,伴着庄严的鼓乐全团欢声雷动,各种表达幸福心情和欢呼万岁的口号声惊天动地,连站后边的山都震得直摇晃。晃了好久才静下来。政委将手中锦旗最最庄严地交给我们,我和团长用戴着雪白手套的两双手最最郑重地接过来,然后政委拿起早已布置好了的麦克风讲了一句话:“我于五月一日晚×时×分×秒见到了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导师伟大舵手***,这是我们全团的最大幸福!”

山又摇晃起来,仍是晃了好久才静下来。因为团长口头语太重,由我代表全体指战员讲话。我什么时候这般风光过呀,崭新崭新的军装,雪白雪白的手套,肩上背了一支手枪,脚穿一双光芒四射的皮鞋——借给我的,手拿麦克风代表全团包括立过四次大功的团长(他都没轮上讲话)向***表达心情了。好像***就在身旁亲耳聆听着,我激动得眼圈湿润,声音颤抖地念起打夜班写好的稿子:“……红旗漫舞迎朝阳,黄海滔滔翻红浪,政委代表我们见到了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最大的荣光……忆前年,在您光辉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感召下,我做为***徒步长征到北京,受到过您的接见。如今,我们——驻守在黄海前哨的炮兵团里既有年轻的新战士见到过您,又有战争年代参军的老战士见到过您。敬爱的领袖,您的光辉万里迢迢照耀着我们,我们幸福无比,我们信心百倍。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们全团指战员永远不会忘记您接见我们老少两代人的恩情,即使我们面对的滔滔黄海干了,我们背靠的巍巍大孤山烂了,我们忠于您的红心永远永远不变。您挥手我们前进,您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当时全中国都是这样一种文风,我可以算全团用这种文风写颂扬稿最出色的人了,当然那时全国要是兴另一种文风,我相信我也会是全团最出色的一个。毫不说谎,当时我这样写这样念的时候都不是违心的,我那样的出身所受的教育所接触到的人物、书籍,加上我的年龄,我不能不认为自己说的很对。我在“****”前就读过《***青年时期的革命活动》和《***少年时代的故事》,那时就深深打下了真诚敬佩的烙印。

我讲完话,游行就开始了。政委临时改变了主意由他和团长一人扯着旗的一角在前,我两手捧着旗的轴棍在后。这样我更高兴,一是走时不用侧身,二是等于全团两位军政第一把手或说团党委正***加我——一个雄心勃勃想建功立业又不知怎么干的新兵,我们三人带领全团官兵走在大路上,我的心情当然是无法形容了。路两旁到处有围观的老百姓。那时中国老百姓的政治热情真是达到了沸点,男女老少动不动就群情沸腾。我们擎旗走到闹市的时候,一群老人(老头老太太都有)竟围旗跳起了***。那座山城也许有悠久的文艺传统,要不那么多老头老太太怎么会载歌载舞呢,又不是少数民族。我眼里的汉族老人,即使再激动也是不该跳舞唱歌的,我在家乡就从未看过。所以我对人们都用唱歌跳舞的方式向敬爱的领袖表达感情总有点不舒服的感觉。可是年过半百的政委却停下来叫我们和群众共同跳***。我既不会也不好意思,团长干脆就不同意:“我们军人跳什么舞呢这样子?”政委在北京在军区见过世面了,感慨说:“咱们山沟里太闭塞,我们这次全是团以上干部,专门教跳***了。你看,老百姓比咱们先跳起来啦!”

政委把旗交给团长便和那群老人一同歌舞起来。这一行动在我心中引起的震惊象原子核裂变般强烈而迅速,受到***接见过的政治委员都跳起来了,而且是从军区和北京学来的凡是从北京传播出的事物对我都有权威性和巨大的冲击力。啊,徒步去北京见到***才一年,北京又有了飞速的发展,跳起***啦!我深感自己闭塞落后,所以政委又招呼我和他一起跳时我便瞬间产生了一个飞跃,不感到跳舞难看了,一冲动跟着蹦跶起来。现在我可以想象出我舞姿的难看程度,因为我从二十年后舞场的镜子里看见过我开始跳交谊舞时笨拙难看如熊如猴令人啼笑皆非的样子。政委却高兴已极,鼓励我大胆跳,尽情跳。我感觉得出,政委对我这一举动由衷的感兴趣。过后别人跟我说过,政委评价我勇敢,有朝气,对新生事物敏感,不然后来他不会点名让我参加全团的支农试点。回想起来,关键时刻的一点小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