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邺城。
蜀军兵临邺城城下,王猛束手无策。在蜀军的强势威压下,李渊被迫开门请降。
除了李渊、王猛之外,邺城中的长孙无忌、房谋杜断、田丰、狄仁杰等人也跟着投降,就连王元宝、安道全、孙思邈等商人、医师也跟着投降。
还有的就是,铁木真、杨坚也落入了蜀军手中。
这一个月里,程咬金也被送到了刘禅这边。
对于这个大唐福将,刘禅把他给招降了,程咬金更是欣然受降。
但是当刘禅让程咬金去泰山上劝降李世民之时,程咬金却一脸惭愧道:“我本就是个背主之人,还有何颜面去见他!”
刘禅觉得程咬金此人忠义,就没坚持让他去泰山上劝降李世民,而是飞鸽传说给陆逊,让他派人把李渊、长孙无垢等李世民的一应家眷给送过来。
又过了一个月,群龙无首的幽州、百济、新罗、高句丽也先后被纳入蜀国的版图,李渊、长孙无垢等也被带到了刘禅这里。
除了这些,青州还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天,泰山南面博阳下着大雨。
在博阳县外的一个树林中,有两个砍柴的樵夫见天降大雨就四处找地方躲雨。
好巧不巧的是,他们发现了一间看起来新盖不久的茅屋。
这茅屋里有一中年人,很热情的让这两个樵夫进来避雨。
两樵夫大喜,急忙钻进了茅屋中,还与这中年人聊起了家常。
不知不觉中,雨停了,两个樵夫就千恩万谢的与中年人道别。
哪知他们刚要走的时候,突然茅屋的另一侧发出一阵马的嘶鸣声,时而暴躁时而温顺。
两个樵夫本以为中年人会出来看一下,怎料马儿嘶鸣了好一会儿中年人也不出来看一眼。
这下两个樵夫觉得事有蹊跷,就又进了茅屋看了一下。
进了茅屋之后,他们松了口气。
原来靠近马厩的那里也有一扇门,透过那扇开着的门他们能看到中年人正照料这匹马儿呢。
更显眼的是,这匹马儿浑身漆黑,活脱脱的是匹神驹啊。
“你看那是什么?”一个眼尖的樵夫看到马旁还有一把剑,一根战戟,就对另一个樵夫说道。
另一个樵夫看了这樵夫一眼,又看了看他指的方向随即大吃一惊。
这段时间,整个蜀国都在议论两件事,一是关于统一全国的,二是寻找项楚飞的下落。而眼前的战马、宝剑、战戟不正是和画上的一模一样吗?
两个樵夫相视一眼,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就悄悄退了出去,柴也不要就跑到博阳去报官。
博阳县的县令收到这条消息后急忙派了两个捕头悄悄地去樵夫所说的地方探查,结果一查还真看到了两个樵夫所说的战马、宝剑、战戟。
两个捕头大喜过望,急忙跑回来禀报。
县令也大喜,觉得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他先是赏了这两个樵夫一人一百两银子,又派人去泰山禀报诸葛亮。
由于刘禅正引大军在这里作战的缘故,所以县令没有一级一级的汇报上去,而是直接派人找诸葛亮。
诸葛亮接到这个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他不敢耽搁,把这件事情禀报给刘禅。
刘禅听到这个消息可就呆不住了,正准备用午膳的他饭也不吃就要去县令所说的地方看一看。
诸葛亮见刘禅如此着急就劝道:“陛下,现在天下刚定,四海之内仍有匪患。你要是去的话,就带上几员猛将吧!”
刘禅点头,毕竟他的另一个梦境还未出现,一切还是小心点好。
为了防止荆轲刺杀自己,刘禅换上便衣,带着赵云、冉闵、姜松、王舜臣四人就往博阳赶去。
到了博阳,刘禅通过衙役来到了他们所说的茅草屋。
茅草屋前,一个孩童站在门口,好像在等着什么人。
看到刘禅五人来了,孩童便上前问道:“你们就是衙门的捕快吧?”
刘禅笑道:“不错,我们正是衙门中的人。你又是何人?”
孩童不答,只说道:“里面的那位叔叔让我转告你,要想见他就要你们的头儿进去。”
赵云听到孩童这么说急忙说道:“陛下,此人敌我不明,不能轻易犯险啊。反正我们都来了,不如直接冲进去看个究竟!”
“里面的叔叔说了,他早就知道你们有人会这么说。你们的头儿要是不肯进去的话,就先随我来马厩看看。”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