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浚齐将小鱼从偏门送出去,刚才惹怒了母亲,此时不敢大摇大摆从正门送人,今日中秋节想多与她二两银子买些吃食回家过节,借着跑腿费的由头塞给她,却被她没好气的直接撇在地上,怒气冲冲的转身走了,想来能憋到现在才发火已经是不易。
转身正准备回屋,突然想起赵崎那厮还在厅堂喝茶,又过去寻他,多少他都是贵客,母亲也不会因为这个事生气。进到厅里,就见他潇洒自在的斜倚在客座上拿茶盖研磨着杯口,母亲坐在正座上,两人正聊到兴致处。
心下疑惑,母亲最是见不得这般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人,从小教自己的也是举止有礼,怎么会突然和昌平城里有名的混世魔王聊到一起去,当下过去作揖。就听她说:“齐儿,怎么现在才过来,冷落了京城里的贵客可是不好哩。来的都是客,好好招待着,你不知道他刚才给我讲昌平城里的事多有趣。”
循着目光望向她,正座上的人早已没有刚才颐指气使的模样,换做慈母贤惠的样子,应承下她说的话,两人一齐作个揖离去了。
赵崎虽是个混世大魔王,但是不谈论为人父母的理儿还是知道的,只说了句令堂有趣的紧,转个话题就问旁的事情,“你那娇俏小娘子,看来令堂可是看不上呀,这会子也不见人留下来一道吃个饭,一桌子的菜就你我两个人,未免无趣。”
李浚齐跟他熟识多年,自然知道那张口无遮拦的嘴,也懒得搭理,突然想起还有事要麻烦,只得开口说:“你打算挑哪个黄道吉日上路,再不回去,仔细你姑姑扒了你的皮。”话罢又停顿半晌说:“走的时候帮我给人带样东西。”
赵崎知道肯定事出有因,应承下来,走进他的屋子里,刚才经过那么一番闹腾,原本热气腾腾的饭菜已经有些凉了,当下再叫人热饭只怕自己早都饿死,也不客气,一屁股拣着离螃蟹最近的椅子砸下去,大快朵颐起来。
再说小鱼出了李府,憋了一肚子的气,连到手边的小费也气的撇出去。放作平日早冲上去跟那老女人理论三分,只是今日楼里的生意还忙,二人吵作一团万一再打起来,李浚齐这个做儿子的肯定不会像往日一样帮自己,既为难了他,还会耽搁自己回楼的时间。
正准备抬脚向来时的方向回去,突然想到曹大牛还在集市上卖山货,早上来的时候就见他包了几只干锅盔。专门绕个大圈,从集市上走过,给他捎带些吃的,就急急忙忙的冲回楼里。
夏掌柜虽得了李家的一百两银子,但是心中依旧着急盼着小鱼能早些回来,李家的人他得罪不起,也犯不着跟银子起冲,眼见着心心念的人儿终于气喘吁吁的出现在门口,赶忙倒上一杯温茶走过去递给她,帮着顺顺气,就催促着人赶快去后厨帮忙,磊的和小山一样的菜单还等着人做呢。
来不及多喘口气人就立马出现在后厨里,众人见她回来,都道是得力帮手终于来了,合着伙一两个时辰就没停点终于把所有的菜样儿完成,才有时间吃午饭。掌柜知道今日大家辛苦,专门嘱咐后厨多炒两道荤菜,好好犒劳犒劳大伙。
过节虽然忙碌,但是还有个好处——下午能早点放。中秋节本是人月两团圆的节日,古代的人们很注重这个节日,到了下午,无事的早早回家陪着家人,有事的也迅速忙完手头的活急着赶回去,段段是不会在外面停留多时的。
吃完饭,已经到了未申时,掌柜的看店里顾客不多,又知道众人着急着回家心思早不在此处,留下几个住在城里的厨师和跑堂,早早就把其余的人放了。
小鱼看厨房里还有几只剩下的大河蟹,这是能贵重一点的食材,即使当日用不完也不会做给楼里的众人吃,按照进价付过钱,高高兴兴的拎着竹笼子走了。
门外并不见曹大牛的身影,看来他还在集市里忙碌,满心欢喜的跑过去,集市上还是一片喧闹繁忙的景象,很多下工的人正在采买晚上团圆饭的材料。走到摊子跟前,那里正围了一堆买野味、山货的人,看人群中心的人没看到自己,绕过人群一步跨进去,放下手中的竹篓帮忙。
好不容易打发完这波人,小鱼好奇的扯下挂在曹大牛身上的钱袋,就刚刚这景象看来,今天他肯定收益不菲呀,果不其然,里面装了好些银钱,粗粗看过去竟有十两之多,顶她半个月工钱,当下嘟着嘴撒娇道:“不行不行,你赚的盆体满钵,可得给我们三个买些好吃的打牙祭。”
原来两家人早都商量好了,曹家孤儿寡母,姜家伶仃姐弟,合着一起过中秋还能热闹些。原先她还有些不好意思,直到大娘拿出些架势,才顺手推舟的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