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此题目不太文雅。但现实生活中,喜欢“一根筋”做事,一条道黑到底的人却不在少数。我过去,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纯真幼稚,热血方刚,就是一个这样子喜欢犯傻的人。举个例子:多年前,看不惯请客送礼拍领导马屁这一套,“打死”我也坚决不照人家那样去做,尽管家人一再苦口婆心地提醒告诫。就是如今,有时依然还固存着这种“潜意识”,致使错失人生的许多良机。
[典型案例]职场人S,大家都叫他“麦兜”,这里面有个故事:S是设计师,刚来的时候叫他给一个客户设计内部杂志的封面,告诉他“随便你想做成什么样子的都好,只是客户不喜欢黄色和绿色,所以这两个颜色不要用”。
结果,他的第1稿出来,用了绿色的阴影打底。上司以为没说清,告诉他“换掉绿色,绿色不要用”;第2稿,绿色阴影成了黄色,上司只有再说“换掉黄色,黄色不要用”;第3稿,阴影变成银色了,但是出现了绿色的几何纹;第4稿,绿色和黄色用在了文字上……就像被麦兜“鱼丸、粗面”的选择搞疯掉的餐厅老板一样,大家也差点疯掉了,这种典型的麦兜反应也就是看着动画片能乐出来,如果在现实职场中碰上,绝对头大。
后来大家终于明白S的确有点“一根筋”,如果你同时告诉他3点以上的要求,基本就要开始混乱了,只能守着他做事情。大家都控诉说“麦兜”不是太蠢就是太懒,根本不肯动脑筋,不然怎么可能这样?但是如果你看到“麦兜”微微弓着身子凑在电脑前,连续几个小时做稿的样子,又实在说不出偷懒的指控。也许“死蠢死蠢”就是最恰当的评价。
S在公司已经做了4年,大家都猜他从来没有获得过加薪,随着新的设计师加入,有难度的设计一般都不交给他,他剩下机械性的完稿做做,又累又没技术含量。如果万一公司裁人,我猜“麦兜”肯定逃不掉。其实大家都有点同情S,但是谁让他真的太蠢了呢。
[分析施策]上例中的S却是一个“死脑筋”之人,机械教条,死板不知道变通,不会正确地领会上级的旨意,导致辛辛苦苦地办坏事,如此“一极筋”,他的职场路还怎么走得下去呢?!哲学家说: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还有人说,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其实说的都是一个理:凡事都要讲究变通,就如“上善之水”,随着地形变化而变化。如此,即使遇到再困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1.说话要学会变通,丝丝入理、沁人心脾。讲话是一门艺术。同样一个意思,会讲的人能把人说得笑起来,而口笨舌拙的人则会把人激得跳起来,结果天壤之别。受过许多教训之后,我的体会是:一方面,要博学广纳,丰富知识储备和社会信息量,有话可讲;另一方面,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技巧,把话讲好、讲到位,千万不能像个竹筒子似的直来直去,无形中得罪人,搞得人家不愿与你交流、配合工作。
如,假如你是扶贫联络员,挂帅领导交待你:给几个参与帮扶的单位“吹风”,让他们掏多少多少万银子扶贫。你怎么去说?受某位老哥的点拨,我是这样子以商量的语气去说的:“感谢贵单位过去一年来,帮扶上做了这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顺便给主任您汇报个小事,***领导刚刚交待了,综合各单位帮扶形势,结合到贵单位的实际情况,明年我们的帮扶工作是不是还要加大点力度,尤其是在资金扶持上,这次**领导就给***局他们压了个大担子,叫他们明年争取出资**万元,你看你们能不能也出个**万元?”我拿**局说事,实际上也是在代表领导给这个单位施压,希望他们明年多出点钱。尽管我也知晓,领导要求高,数额比较大,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作为办事人员,你得落实指导指示,硬着头皮把“风”给各个单位“吹到”啊。事后,我把各单位反馈的情况给**领导及时作了汇报,他也只是笑了笑,心里有数了,不会怪你协调不力。
2.做事要学会变通,转换角度、创新思路。变通讲究灵活,不能从一个角度线性地看问题,而应该时常变换几个角度发散地去破解问题,进而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智慧之人能打破思维定势,不失时机地把握事情进展的规律,通过“曲线救国”、迂回应变,脑子转得快,点子妙计多,思路方法新,达到既定的目标。否则,不善变通,“一根筋”只会四处碰壁,撞得头破血流。
如,在参与协调精准扶贫工作中,曾听到某领导谈到:我们一些单位工作经费少,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