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诺羌大军启程奔赴兰州之际,河州城守张路以及守将宋贺前来送行。在雷霆离开之前,宋贺终于还是没有忍住,开口询问道:“敢问殿下,殿下的麾下中军是否为陌刀兵?”
雷霆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后说道:“我麾下三支部队分别为陌刀兵、轻骑兵以及游骑兵,不知这个回答可否令你满意?”
“殿下,陌刀兵的训练方法已经近乎失传……”
“难道你忘记了我的副将姓薛吗?时间不早,各位止步吧。”
望着诺羌大军远去的背影,张路对着正在发呆的亲家宋贺问道:“这位诺羌的亲王临行前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宋贺苦苦的一笑,说道:“想不到堂堂的大唐一代名将薛礼薛仁贵的后人,居然会去辅佐一位西域的亲王。看来我大唐真的是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了!”
“……”尽管张路是文臣出身,但是大唐一代名将薛礼薛仁贵的事迹,他还是有所耳闻的,这个曾经令所有的西域人都为之闻风丧胆的大唐名将,其子孙后代居然在尽心的辅佐一味西域的亲王,并且为之训练出一支百战雄狮,继而有前往大唐来征战、平叛……这听起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一般令人难以接受。
三日后,诺羌的大军来到了兰州城外,一直以来都是西部地区军事重镇的兰州,在百余年前一直都是都督府的驻地,这些年来都督府虽然早已撤销,但是作为西部地区的重镇,归义军收复凉州之前一直是大唐与吐蕃人对峙的最前沿,这里不但城高壕深,更是驻扎着近两万精锐的士卒。作为天然凭护的黄河更是围着兰州城划了个圆弧,然后再一路向北而去,这也就使得兰州城的防御更加的坚不可摧。当年黄巢麾下的部队在攻打下会州以后,也曾经由一名将领率领近十万大军前来攻打这里,结果却是围攻了这里一个月的时间,甚至连城墙都没有靠近,便被守卫兰州的士卒在黄河岸边将他们杀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最后在扔下上万具尸体后狼狈的退回会州。
兰州守将名叫李达,原本为兰州城内贫苦人家出身,少年时曾经跟随城内的铁匠当学徒混口饭吃。十六岁参军时并没有名字,这在穷苦人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报名参军时手持一对三十斤中的铁锤,所以被负责招兵的校尉给他起了个李大锤的名字。当时的河西走廊地区还在吐蕃人的手中,双方经常会爆发冲突,作为铁匠出身的李大锤双臂膂力远超常人,加之作战时异常的勇猛,只用了十余年间的时间便从一名普通的士卒,通过军功一步步的提升为正六品上的果毅都尉。作战英勇,为人又深受同僚爱戴的他,引起了当时兰州主将的注意,最终将自己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再后来黄巢的军队占领了京师长安,第一次朝廷派出大军夺取长安的时候,兰州城的老主将也率领城内军队前往参战,不幸被战场上的流矢击中身负重伤,临终前没有子嗣的老主将将兰州城的军权交到了他的手里。当他执掌了兰州的军权以后,觉得李大锤这个名字太过于俗,便改名为李达。
今年已经年满四十一岁的李达,当听到手下向他汇报城外有一支来自西域的大军,由他们的亲王亲自统御部队并且手持着勤王诏书来到城外三十里处,希望兰州城能够提供部队给养的时候,并没有如何的在意。在他看来西域地区的那些个弹丸之地小国能有多少人马,居然也敢派出部队响应勤王号召,简直就是来找死。不过出于礼节,他还是决定亲自出城去迎接,顺便劝劝对方不要卷入这趟浑水之中。战争并非是什么儿戏,对于大唐来说数千人的军队根本就不算什么,随便的一场战争中死伤的人数都不止于这个数字,但是对于那些个只有一城之地的小国来讲,数千士卒已经基本上是这个国家内超过半数的青壮,他们承受不起这个损失的。大唐已经不复当年的鼎盛时期,西域地区还能够响应大唐朝廷勤王号召的国家已经屈指可数,对于他这个终于大唐的将领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忍心看着这么一个忠于大唐的小国就此沉沦。
出行前为了让对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特意带上了老主将留给自己的那三十名陌刀亲兵,这些个亲兵都是老主将在世的时候一手调教出来的,虽说岁数都已经和自己差不多,但是在与五倍于自身数量的士卒交手的时候,他们仍旧不处于下风。他要用事实告诉对方,即便是想自己这样,手握着近两万精兵的人,都不敢轻易地去与叛匪交战,他们还是不要白白的去送死了。
但是当他来到诺羌大军的进前的时候,差一点被对方的阵容给惊掉了下巴。自己的那三十名亲卫和精挑细选出来的护卫队,在对方那数万身披铁甲的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