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的。黄芷儿央道:“小青姐姐,我已经好多了,你就让我在外面待会儿吧。”蔡小青不忍拒绝便扶她坐在一个石凳上,自己坐在她旁边道:“想不到你恢复得蛮快的。你都不知道,当时在山下见到你的时候,你浑身上血,奄奄一息,整整昏睡了近半个月,真把我吓得半死。”黄芷儿苦笑道:“我也没想到从那么高的山上跳下来居然会不死,还能遇上小青姐你,可能这就是天意吧。”顿了下满怀感激的道:“真的很感谢你小青姐。”
蔡小青道:“你怎么还如此见外,相处这段时间我早已视你如妹妹。”说到此处不由得想起掌妙心,眼神黯然道:“可惜,妙心姐死得好惨,我甚至见不到她最后一面,在七绝寨时,就数妙心对我最好了。”说着声音忍不住沙哑,双眸泛着晶莹的泪光。黄芷儿见她如此,想着两人的处境,也甚是悲伤。好一会儿,黄芷儿满脸诚恳的道:“芷儿这条命是小青姐救的,如今你我同是孤单一人,如姐姐不嫌弃的话,就收芷儿做你的贴身奴婢吧,芷儿愿意一生侍奉小青姐。”蔡小青看着黄芷儿倾国倾城的容姿,想着她诉说过的一番遭遇,暗中替她难过,轻握着她的玉手,扯了下僵硬的笑容道:“什么奴婢?你我相识既是缘分,不如就结为异姓姐妹吧,从今以后共同患难可好?”黄芷儿自是欣喜不已,一个劲的点头。当下两人便席天而跪,以草为香,天地为证,结为异姓姐妹,齐声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远处河带闪闪,近处疏林繁茂,偶有奇鸟飞过,遍处野花争艳。如此诗情画意的环境任谁都会流连不已,更是许多文人雅士梦寐以求却得不到的生活。蔡小青,黄芷儿便在此过上了她们无忧无虑的生活。
“卖扇子喽,卖扇子喽,当代著名诗人杜青亲笔题诗画画,独一无二,错过可就没有了啊。”一名二十左右的年轻男子卖力的吆喝着。街上来来往往路过行人,还真有不少人来观赏,不过最多的当属从雅俗不拒共赏楼出来的名人儒生。雅楼聚儒士,儒士慕文人,乃是恒古不变的性征。这个做生意的年轻人倒是聪明,选了个文人最多的酒楼门口并投其所好,生意岂会不好。但见他眉开眼笑,转眼又卖出了好几把折扇。
海会云听那卖扇子的吆喝驻足上前来,拿起一把扇子细细观赏。那年轻人见有客人来,忙热情的介绍道:“姑娘,要买扇子吗?我这里每把扇子都是当代有名的文人杜青杜秀才亲笔题诗并附上图画,别处可是千金难买啊。”海会云好笑道:“他的名气都是被你吹出来的吧,我怎的不曾听说过有杜青这号诗人?”那年轻人倒也机灵,顿了下忙道:“小姐怎么能这么说呢?我看小姐气质优雅不俗,定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平日里足不出户,自然没有听过杜青这号人物,也不足为奇。”海会云看了眼面前的年轻人,但见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长相平平,双眸却异常有神,倒是挺讨人喜欢,她随手拿起把折扇欣赏着上面所题的诗画,微笑道:“这诗虽差强人意,但此人画的画倒有他独特之处,倒是有几分才气。”那年轻人听她夸赞,立时眉开眼笑,引以为傲的道:“那是当然,没有几分本领,怎敢充当名人……”说罢忙捂住自己的嘴,暗自悔恨自己嘴巴不牢靠。海会云微微笑道:“何必冒充,只要此人多加勤奋,刻苦求学,相信他日必成大器,小兄弟这把扇子我买了。”说罢掏出银子递给他,那年轻人有些赧然的道:“多谢姑娘教诲,在下回去一定转告与他。”海会云笑道:“那我就祝你们早日学成出师。”说着举步便欲走,却被一人挡住去路。海会云大皱眉头,心中不悦,正欲发作,抬首映入眼帘得却是一张熟悉脸孔,只见那人脸上带着狂喜,意外的表情。
两人面面相视,几乎同时惊道:“是你。”那男子不是别人,却是箫拓军。
箫拓军见海会云还记得自己,更是喜道:“想不到姑娘还记得在下啊,我真是身感荣幸。”海会云想起上次的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公子真会说笑,那种场面相识,小女子就是想忘记也难啊。”想起初次相遇的情形,两人均忍不住失笑出声。箫拓军有些痴迷的看着她的一颦一笑,抱拳道:“在下箫拓军,请问姑娘芳名?”海会云听他自称是箫拓军,笑容立时僵在脸上,摇着头,不住后退,不敢相信老天竟会如此捉弄人,聊了半天,自己竟在与仇人说笑,她失神的喃喃念道:“箫拓军,你是箫文任之子箫拓军。”箫拓军见她反应如此失常,不禁暗奇,回道:“正是,有什么问题吗?”
“呵呵……”一阵凄凉冷笑,海会云逼近他一步,情绪甚是激动的道:“问题?问题可大了,你们箫家烧我海家仓库,逼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