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强人 > 第十章 初会曹操

第十章 初会曹操

等到黄埔嵩、朱隽大军赶来,黄巾已是溃不成军。两军加入也只是扩大战果而已。这也让黄埔嵩大感惊讶,虽然占了夜袭之利,但黄巾毕竟有八万大军,靠着三千军就能杀得黄巾仓皇鼠窜却是匪夷所思。孰不知,受惊的黄巾军看到如地狱恶魔般屠戮阎罗的张飞,仅有的一点勇气也荡然无存。将是军的胆,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有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好的统帅,作用可抵千万大军。官军在绝世猛将的带领下愈战愈勇。反观黄巾军,在张宝被杀,张梁逃跑之后,就只有跪地乞降的份了。

是夜,长社大捷,缴获物资钱粮马匹极多。张梁在颍川失利,北投张角去了,颍川黄巾势力基本肃清。黄埔嵩自是上表请功不提。

“大哥,张宝被俺给杀了。那厮为救他三弟,性命都不要了,我敬他是条重义气的汉子,能不能请大哥不要上报黄埔将军?我想葬了他,也算对得起这一世英雄了。”打扫完战场,张飞竟扭扭捏捏的跟我说。

“哦?呵呵,人是你杀的,功劳是你立的,既然你有这想法我自是不会反对。尸首交给朝廷免不了枭首戮尸,保全他一具全尸也算了你的心愿吧。”想不到大老粗张飞还有这心思。虽然张宝是他杀的,但同样张宝临死前表现出的大义也得到了张飞的认可,但立场相左,人不得不杀。

“乱世纷戈,英雄相惜,人生难得几知己。若得太平天下日,把酒言欢自不提。

缴了贼兵,斩了敌将,杀戮无休争寸地。功成骨枯谁英雄,秦皇汉武空乏力。

周公吐哺,涎足握发,良谋勇武用命时,他朝待得天晴日,敢笑如此尧舜禹。”

忽然想起了文字狱,不知道东汉是不是已经出现。情之所动,竟不自觉发出感慨,幸亏没被外人听去。

“俺听不懂,大哥是答应了?”对牛弹琴说的就是张飞......

“恩,既然你不要这天大的功劳,我成全你便是。你且藏好他的尸首,待得几日,差人送去张角处,让他兄弟好生安葬了,也不枉他一时英雄。”张梁现今生死不明,张宝被张飞斩了,张角不久也要病死。这三兄弟下场确也够凄惨的了。本是官场腐败,朝廷无道,使得天下动荡,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反抗也在情理之中。但却以失败告终,最后尸骨无存。可怜了这不第秀才,落得个家败身死的下场。也许朝廷容不得他们,不过在我们看来怎能不说这张氏三兄弟不是一时英雄呢?

“谢谢大哥。只是大哥的功劳......”

“无妨,破了黄巾本就是大功一件。更何况,如今朝廷能不能论功行赏还为未可知。即便有再大的功劳,若无门路,也是求官无望。到时走些门路也不会差了奖赏。”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为了不让张飞心生芥蒂,我故作轻松的说道。

当天晚上,黄埔嵩大摆筵席,犒劳一众将士。我兄弟因献策有功,又是打的前锋,因此更在嘉奖之列。

席间推杯换盏,好不热闹。难得一时的逍遥快活。但宁静没持续多长世间,就有军士报来更让我心潮澎湃的消息:营外有队军马前来求见。自称是骑都尉曹操,前来助战。

受现代戏剧小说等影响,曹操在人们心中的第一印象就是白脸奸臣,奸猾小人。总之负面评价远远多与好评。但随着对三国的认识加多,我越来越不以为然,反而更看好曹操。无论治军,理政,权谋,文采,曹操都可说是出类拔萃。削发代首,梦游杀人,斩督粮官,分兵屯田,诗词歌赋,相信对于熟悉三国的人来说,这些曹操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只是受正统的拥汉思想,人们把曹操归为奸臣一类。作为现代人,应该看到朝代变迁的历史必然性。正所谓大汉气数已尽,和当有人取代。尽管如此,曹操一生还是没有称帝,可见他也不是没有一点忠君思想。只是当时社会,朝廷是毫无威信了。诸侯哪个不是对朝廷阳奉阴违,又为何独骂曹操?难道说袁绍拥了帝就会对皇帝恭敬有加,唯命是从?

“快快有请。”黄埔嵩应该认识曹操,而且应该是熟识。听说曹操前来,显得格外高兴。我也想看看这神乎其神的一代奸雄,会不会有三头六臂?

片刻军士领进来一位少年将军,皮肤黝黑,剑眉星目,七尺身材却掩盖不了那傲人的英气。漆黑的铠甲给人一幅厚重的感觉,可见曹操也并非文弱之人。双眼晶光时现,透漏着睿智之气。论长相属于那中不算养眼但令人倍感亲切那一种,很难想象就是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少年将军在未来几十年间,纵横捭阖,驰骋中国大地,称霸诸侯之间的。

“下官拜见黄埔将军、朱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