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就意味着,所谓的最明白自己的人只有这个人自己,最不明白自己的人也是这个人自己。
岳东雷不肯认罪、一头撞在撞死在时天宇面前之后,时天宇回忆起以往接受催眠的过程,按照同样的原理设计了一个心理方面的练习,用在他自己身上。
时天宇大致使心理处于类似濒死状态,可是没有那么深的程度,思维还可以起一定作用:
时天宇发现了他自己原来心里面到底一直在想着什么:大概在那个时间点,他问了他自己这么一个问题,他死之前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此后时天宇接下来的这几年以及今后,就在做这件事情:家庭中的梦境制造者和现实里的清道夫。
就时天宇个人而言,他觉得任何一种心理状态,无须也不会回避,毕竟这是他的责任;同时也不会刻意追求,状态是追求不来的,即装得再像。
“如同时天宇敬重孔子、老子、耶稣与释伽这样一批通过自身体验和觉悟探索与探求内心的人一样;““我同样敬重这些艺术的先行者,他们或她们是把自己的创口开大,然后尽量保持着清醒记录接下来的变化的人。”
时天宇不支持也不赞同这种做法,他才会借助药物创造梦境,只是他很能体会这种精神,他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比夏梦用药物去杀人毁尸来得强;
然而,利用这些生命的体验谋求个人或群体利益的教派、学派或艺术掮客,这对于组织,那完全是两回事。对此,时天宇自己有严格的区分,花了好几年时间和功夫。
“探索未知必然要付出代价,尤其是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创作这些歌曲的人,不管如何,这些原创者本身所经历的,几乎不为人知。”
“这些体验和所造成的影响,无非在提醒人自身,无须回避自身弱点,也无须非得直面。”
“人的某些弱点是致命的,不可尝试的:只须涵养着。”时天宇充分的给了自己和夏梦的弱点一些时间和空间,留有转化和转变的机会,他觉得这才是人的可贵。
在这个过程中,承认死亡很重要,毕竟人从出生开始,死亡就已经开始。不死人被迫经历重重叠叠的死亡这种心理状态的“意外”体验,对时天宇来说,很宝贵。
时天宇查到西方音乐史上的三大禁曲榜首是忏魂曲.据说听此曲子而自杀的人已达千人,现在留下来的版本只是禁曲的五分之一。
第二首是第十三双眼睛据说大约60年前,有个部落的人在听了此曲之后,不约而同的集体自杀,出于这个原因,第十三双眼睛被禁止演唱,官方联手销毁了收集的所有手抄谱。
第三首是黑色的星期天,造成100多人自杀由于这些可怕的自杀事件,英国BBC电台曾经禁止播放此歌,美国的广播网络也随即效仿这一举措。
时过境迁,当公众对一系列自杀事件引起的恐慌逐渐减退时,BBC同意重新播放忧郁的星期天。
不过仅限于该曲的器乐版本原版的黑色星期天是一首47分13秒的歌,主要由钢琴伴奏不过这首杀人的乐曲最终还是被销毁了。
最后的完整版现在保存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所音乐大学的保险柜里锁着,民间流传只有第5小部分。
总之一句话,现在听到的都是假的。起码不是原版,BBC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时天宇掩卷沉思:“教派反对自杀,自杀者就不是人了吗?作为人,他无法谈论神,且神似乎也不是用来谈论的;”
“或者反过来说,我若连人都无法尊重,我实在无法想象我以什么样的资格接近神。”
基本上,时天宇尊重人本身。他敬重耶稣作为人探索未知的先驱体验精神,敬重的方式就是自身在接触未知人或事时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最大限度的审慎;
以及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无条件接受自身的弱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由时天宇自己付出所有的代价,即使他最终转嫁给了夏梦,到底也给她安排了去处、妥善安置,他对此问心无愧。
“就我个人来说,对于此后的教派,一方面我缺乏相关知识,还有一方面,教派或学派自身的利益关系与衍生说法,我持相当大的保留;”
“就像组织的发展一样,教主是后世人封赠的,至于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或心态,我只知道他们没有经历过或并不一定具有先驱者的精神和态度。”
“矛盾是制造出来,用在战场上。为什么要在心灵或思想上发动战争?战争只是破坏,不是创造;且是破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