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迷案追凶:嫌疑人X > 第186章 法律游戏

第186章 法律游戏

时天宇还是觉得不能只看到人类这个大概念,认为只要是死就是不人性的,而不考虑个体这个小概念,就某些个体而言,以死超脱比活着可能更人性。

时天宇不信教,只是以事论事,安乐死至今教会上还没通过,穷苦人被兵匪草菅人命,自然也不可能看成是被超脱了,以人为本了。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扯到安乐死问题了,安乐死其实与自杀无异,难道还不够人性化?估计只有是信教的,所以太过纠结于自杀这个问题。

一个人如果一心寻死那就说明此人已生无可恋,就算苟活着也是行尸走肉而已,既然活着比死更痛苦,那选择自杀怎么就不是以人为本?同时是以人为本就更不该自杀了,都自杀了还谈啥是以人为本。

时天宇此时觉得与其与人讨论,还不如自己左右互搏来得快。他自己一方面意思是,他尊重的是耶稣这一个体机器精神,并不代表他赞同并信奉耶稣所代表的教派,而耶稣是人,自杀者也是人,所以说他尊重的是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自杀无关乎心智强弱,而在于心之所系”,时天宇另一方面也同意自杀歌曲听了很多年他还是活着,他感觉这些都是个体罢了,就像他一直听摇滚,但平时也没暴力倾向,和蔼不太说话。

可是综合两方面的来看,时天宇渐渐发现,人们所谓对生死和神以及上帝的讨论,实际上是在于想要自己制定规则而已,就像他现在的想法和动机一样,只是都是摸门不着,同时害怕承担后果。

就好比上帝一般的男人,一个名画家莫奈说过有一天他死了,该拿的都拿去,但要好好保护他的血,把它洒在他最爱的画上,这将是生命的延续,别人听了觉得他疯了,可是他还是很理智,只是很单纯的抒发自己的心声。

现在对于莫奈的画展也是分歧很大,要么说好,要么直接说看了压抑的让人想自杀,但他从没自杀过,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触,音乐、艺术和文学,他们只是用生命去诠释自己的心声,也许有的人感同身受,太入迷所以极端了,说不上这样做是好事还是坏事,世上的事没有绝对性,但在时天宇看来,发自内心的赞同和理解是作者的最高荣誉。

那么,也就是说,只要通过了美好的创作形式,时天宇就是一个创造者,和在大地之源里独自享用不同,他还使其他人身在其中,也感到了快乐或者某种激励,那么他做的就都是正常的,哪怕是通过操纵的手段,也会逐渐拥有众多的拥护者。

一想通了这一点,时天宇彻底松了一口气,他关闭了匿名帐户,从网吧里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路灯明明灭灭,人们显得匆忙,他却独自怡然自得,因为在他手上已经掌握了创造一个世界的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真理。

不得不说,今天这一趟趟的扯得真远,自从一大早从夏梦那里、原来自己的家里出来,时天宇突然不太明白自己以往的想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婚姻离也好、结也罢,身为男人有个自己能去的地方、多个家不好吗?

他实在不知道自己以往为什么那么较真,在婚姻这件事上,无论是对李若涵、还是夏梦,现在时天宇走在街上一身轻松,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这段时间A市动荡不安,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现在在基础建设物流城市,自从上面来这里抓政法体系之后,在城市制度、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全盘照搬香港。

这两年从政府部门、教育领域以及企业到香港考察兼旅游购物得不亦乐乎,基本上A市的这种风气都代表了整片滨海地区的发展趋势和思路,从去前年开始,A市的派出所和公安机关开始聆讯,从香港那学来的。

也就是在基层执法的时候,不是直接到家里去抓人,先书面通知、再由家属或本人到机关登记,大概是按手印什么的、告知具体上庭日期、请律师协商等大概有三道程序,在真正上庭前。

不过在具体执行的时候,状况很古怪,一则可能执法人员自身不熟悉程序步骤和力度,二则直接导致其接到通知就跑出去躲避风头去了,三则实际上三步还没走完,有可能就随着时间流逝,不了了之了。

时天宇怎么想也想不太明白,怎么像在拿人开玩笑呢?无论是作为办案人员,还是老百姓,这种政策的变更确实使他十分头疼,要不是能够在自己家里的小地盘中获得绝对掌控权,这种听到风就是雨的跟风做法,会使他当场疯掉。

可是在单位里,时天宇还是得把领导意见和国家政策都保留下来,作为今后补充法律知识的基本线索,还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