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悄然地渡过新年后的首月,又在无数人的期盼和抱怨中跨进二月份,太阳逐渐南移,开始将洒出光热的目标对准了赤道以南的区域,不过仿佛在半年的挥霍中耗尽了自己储存的能量,也或者对自己肆虐这片大陆带来的高温干旱有所悔意,改而扮起了温柔的形象,洒在南半球的阳光没有了以往的暴戾,随着偶尔落下的细雨,带给了这片大陆一片生的绿色。
南部大陆的形势却没有因为气候的舒适而转向平和,因为政治形势的突变,许多国家也因为突然出现的骚乱开始紧张应对,将整个南部大陆搅入了一场无尽的纠缠和骚乱之中。
与此相反,北半球的大多数地方还处于冰雪覆盖之下,大陆许多的地方或者在庆祝着传统的佳节和安静祥和的生活,或者在经历阵痛之后恢复平静,修养着生息。
这个季节,在这片大陆中部的尼亚,正是这里气候最舒爽,生活最适宜的时候;这个处于赤道上的国家,地处大陆中心,而且周边邻国众多,还有着往昔创造出的繁华盛景,也成为世界上众多人心向往之的过冬之地。
尼亚的南部面临出海口,还有许多罗列的小岛,因此这里的城市特别是首都布甲成为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输入口,而国家的北方则是大面积的沙漠,是撒哈拉南麓的余威之地,生活的民众则忍受着常年的干旱和贫瘠。
横亘于中部非洲,穿越了数个国家的沙漠被命名了数个称呼,但是无法改变的都是这个巨大的干旱和沙尘制造源,正在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逐渐南侵,将越来越多的种植耕地划入自己展开的巨大魔掌。
尼亚东部是延绵的山区,北部是沙漠,分别与三个国家接壤,从北往南依次为尼尔、梅纳和麦隆,三国的边境蜿蜒曲折,还经常存在交错融合;
北方的沙漠之地是尼尔边境,相隔着东南部群山过去是麦隆的国境,如同一把楔子般深入尼亚和梅纳交界的地区,而在这片复杂的交汇地,则残存着非洲内陆最大的淡水湖,也就是我们曾经提到过的梅纳湖,湖的更东方则是梅纳。
尼亚同梅纳和麦隆在北部和东部均存在领土争议,长期的冲突和对峙,使四个国家在各自交界的区域形成了权力真空,特别是沙漠地带、山区和湖区交叉罗列的复杂地形更助长了某些组织势力的发展,成为滋生和盘踞极端组织势力的温床。
尼亚的北部靠近沙漠,受到游牧文明的滋养,在阿拉伯地区宗教势力南下的时候,北方人口最多的萨毫人很快成为神的信徒,占据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南部地区则因为长久的欧洲国家殖民以及后来的轮子国统治,大部分则是上帝的信徒,也占40%左右的人口,剩余的人则信奉着各种原始宗教。
尼亚的人口和经济实力在非洲都能算得上大国,人口一亿以上,经济上则多元发展,除了依靠丰富的矿产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获取着巨大的利益之外,还建设有各种的基础工业,为这个国家制造着各种的生存物资,即便如此,很多的轻工业产品还是大量依赖进口,通过大批量的石油和矿产输送出去,换来无数的基础产品,而在这里投资最多控制经济命脉的西方国家第一就是轮子国,第二就是美国,至于其它的国家只是补充。
尼亚在军事上也是强悍之国,不同于周边的国家兵力不足的现状,这个人口大国长期保持着8万以上的职业军队,更有着几十万的警察队伍,不过这些军队基本上没有经过太多战争熏陶,曾经的经过无数战争熏陶的老一辈精英早就退出,剩下的只是维持着国家统一和震慑的工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国家存在的最大的矛盾,首先就是因为南北宗教信仰不同导致的内部冲突,北方沙漠及东部山区几个州盘踞着依附于国际极端势力影响下的恐怖组织,这个巨大的极端势力联合体占据着国境线的交叉地带,威胁着周边的数个国家;其次就是因为南北经济不均衡导致的对峙,南部产油区对于北方的不满,独立组建的反叛势力时刻觊觎着国家政权。
尼亚同大多数中部非洲国家一样,都是贫困和战乱的国家,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常年遭受各种恐怖的威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尼亚在众多的国际势力影响下,艰难地保持着蹒跚前进,维持着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是,国际大潮浩浩荡荡,总是会有潮落潮涨,当因为能源而引起的国际争端挑动着无数神经的时候,这个主要依靠石油经济的国家也因为油价的萎缩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危机。
经过政府的无数努力,最终还是无法战胜这场席卷全国的浪潮,最终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