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蝶舞1910之再造民国 > 第三十七章 收购两大票号

第三十七章 收购两大票号

凄雨冷风中

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随风吹落————娃娃《水中花》做为特区负责情报的副将周晖已经先期到达上海。

急忙催促秦浩从美国回来,周晖的想法是趁低收购上海滩两大票号(票号为现代银行的雏形,当时国内四大行分别为:大清银行,交通银行,源丰润票号,义善源票号,前文已有介绍,作者注)。

一面渗透国内金融,一面通过两家遍布国内各大城市的分支建立起完整的国内情报网。

“可这次朝廷一会救市一会抓人,看起来,这件事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啊”周晖说道。

如上海经济崩盘,两江总督张人骏,上海道台蔡乃煌这些袁世凯系人马自然首当其冲的被拿下,但大清经济基本也就完了。

深知此种厉害,加之政治平衡需要的是对袁世凯打而不倒,在蔡乃煌两次越级上报后,摄政王(大清一把手)载沣下令救市。

可有将经济收归中央集权的想法的度支部尚书(大清总理)载泽却不依不饶,不仅不救市,反倒大肆抓捕股灾的所谓责任人,企图将民营企业家收监后行政接管对方企业。

“八大钱庄的大股东陈逸卿被抓了,因为有绿卡,陈逸卿被捕后,得到了美国人的庇护,被关押在租界法院,但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自杀身亡了,据说是服毒”周晖说道。

“就是那个拿着川汉铁路集资款炒股的陈逸卿?”秦浩问道。

在陈逸卿的资金链条中,有一家远比花旗等外资银行更为强有力的后台,这就是川汉铁路公司(简称“川路公司”)。

这家国有企业虽然在两年前改制成了商办公司,但从管理层任命到企业的各项管理,都和国有企业没任何差别。

施典章,一位曾担任过广州市市长(知府)的前官员,作为被中央政府任命的川路公司CFO(总收支),已经在上海坐镇5年,负责盘活手头的350万两巨款,进行资本运营。

施典章正是陈逸卿的最大靠山。

施典章交给陈逸卿进行资本经营的公款,达到了200多万两之巨,占到陈系钱庄发行庄票总额的1/3。

在当时一片看多的风潮中,这不仅是陈逸卿最主要的准备金,也是他敢放手一搏的定心丸。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川路公司撑起了上海的橡胶股票泡沫。如果兰格志股票能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施典章就能真正地“盘活”公款,名利双收。

但是,美梦的尽头是一场梦魇。

“陈逸卿这一死,施典章的希望算是彻底破灭了”周晖说道。

“陈逸卿的企业不要去碰,牵动的施典章后面是全四川的铁路集资款,可能涉及的民众太多,如今民心沸腾,我隐约觉得这里面有很大的风险。

再者,既然载泽这样的新贵盯上了民企和铁路两块肥肉,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能争到一口已经是不容易了,铁路这块最大的肥肉只能让他们去染指了。”秦浩说道。

对秦浩的政治和商业嗅觉,周晖一直是钦佩的,于是连连点头称是。

“可要是我们收购两大票号,背后都是李鸿章的老淮系势力啊”周晖说道。

源丰润票号的老东家严信厚曾在李鸿章府上当过差,义善源票号的东家李经楚更是李鸿章的亲侄子,自己是正三品顶戴,大哥李经义还是现任云贵总督。

“他们现在的家底是怎么个情况?”秦浩问道“源丰润票号的少东家前几天找过上海道,拿出全部控股企业的股份抵押,试图借贷区区十万两银子”周晖说道:

“义善源票号从自己控股的交通银行拆借了资金,但朝廷抓人的同时也在严查账目,交通银行那笔银子又被很快填回去了,现在账面上不足7000两。”

“黄金荣的生意又来了”秦浩喃喃道。

秦浩指示黄金荣以95折的价格收购上海滩市面上的票号银票。

持有这些银票的人本来听说两家票号濒临破产,自己手里的银票要打了水漂,忽然有人收购,尽管要折扣一点,但也保住了大部分。

很快,黄金荣遍布上海滩的流氓系统就收上来面额总计5万两银子的票号银票,因为银票持有人大多急于出手,实际收购时大多9折8.5折,有的甚至到了7折。

相对秦浩给出的9.5折,里面的价差也是这些流氓跑腿飞快的原因。

秦浩再用这5万两银子的票号银票去两家兑付,昔日这两家账面动辄数百万两银子,如今也早被市场榨干,5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