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不是出于勉强
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有双重福佑它赐福于施与者也赐福于受施者————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众议院议员的选举来自三大部分:街道为单位的社区,工厂为单位的工会,村镇为单位的宗族。
实际直接选举中,三大部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
中国人做官发财和出人头地的观念根深蒂固,街道的贿选,工厂的威胁竞争对手,村镇的宗族抱团排挤其它势力,都通过竞选议员活动被白热化了。
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议员候选人被其它候选人买凶杀害的恶性事件。
秦浩领衔的特区立宪筹委会立即公布三项条例:
1.选举全部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票箱由军警护卫,所有候选人联合签押,共同唱票,保证选举的公正。
2.全程开放舆论监督,每天的《南海特区报》通篇报道选举进展和出现的问题。
3.众议院除开会外,工作日的其它时间一律为民众开放日,不设门卫和检查,选民可随时进入选区议员办公室咨询和交流政情。
4.召开众议员候选人大会,反复说明众议员只有监督和裁决权而没有实际行政执行权,简单的说,没啥油水,如果贿选的话,加上舆论监督,上台后成本都收不回来。
特区建设的骨干是依靠来自全球各地的留学归国人员,但这些相对200万的本岛原住民在数量上是少数。
众议员的选举结果并不意外,基本为来自于本岛原住民的人士把持,知识精英阶层和草根阶层的矛盾通过参众两院的形式走进庙堂,被制度化了。
参议长兼特区保安司司长陈磊就抱怨很多时候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一个参议院提交的卫生保障方案被众议院成几个月的扯皮,众议员们都觉得自己懂点什么,都有自己的一套。
而航空发动机研发经费则十分钟就获通过,原因是众议员没人懂这高科技。
参议院的一些合理提案屡屡被众议院为难,原因无它,就是看不惯参议员们自诩知识精英那份颐指气使的样子,国事参杂进了个性化的儿戏。
对这些初期的不适,秦浩倒觉得正常。
知识精英和土著居民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知识精英确有眼高于顶的酸腐,民间草根也同样有参政能力不强的短板。
这些都因为特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被暂时掩盖起来了,回避中积累这些矛盾只会让矛盾爆发时的后果更具破坏力。
早早的就把这种矛盾摆上桌面,逐步可控的定向爆破这些矛盾才是最终清除这些矛盾的根本解决之道。
一个政治体,如果忽视或脱离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诉求,仅依靠少数知识精英设计出的超前方案,是很难经受住前进中必然的波折的。
“王莽新政那一套,拿到现在来都不落后,王安石的青苗法甚至就是现代农业银行的思路。
但这些人精设计的再好,大伙喝酒吃肉时嘴能堵的住,一遇到暂时的困难,这些人马上抹干净油嘴,反攻清算,变革进程也前功尽弃,一夜回到解放前”
秦浩说道:“我们的制度设计要适度领先大多数民众的素质,适度的领先是变革的先驱,过度的领先就只能是变革的先烈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众从盲从到独立的参政议政,素质能力的提高根本在于物质水平的提高,这方面,我们任重道远啊”秦浩对陈磊说道。
就在秦浩这唱高调的时候,新晋众议员们凭着翻身掌权的激情,一把火烧到了秦浩本人头上。
最初是因为土著居民们抱怨外来知识移民们垄断和把持了特区经济。
特区成立两年多时间里,外来移民不断增多,目前已接近100万人,且仍成加速进入态势。
初时,土著居民又是租房又是卖水,着实发了些财。
但很快发现,这些携带资本和知识技能来的人正逐渐将土著居民们从高利润的行业中逐出。
现在,连街头开餐馆都被四川来的大厨们把持,土著居民们仅剩出租房屋这一项微薄收入,而知识移民们通过垄断行业经营,赚取的财富车载斗量。
这种财富不平衡,直接引发了民众对垄断企业的愤怒,这种愤怒最终汇集到众议院,打老虎不拍苍蝇,矛头直指秦浩为代表的资本大鳄。
对一个企业来说,垄断并不是坏事;对一个地区来说,拥有在世界称霸的企业,更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