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有安排,只待新雷第一声!
一声“新雷”吟罢!咱们书接上文,中平元年(184年)初,太平道长张角立起了义旗,起义风暴席卷中华大地!起义初期,黄巾军马所到之处,烧官府、打豪强、开粮仓、救难民,干了不少的好事,得到天下百姓响应,因此是势如破竹!但是随着局势的慢慢深入,起义渐渐失去了他的正义性,怎么呢?原来义军首领多为山贼和贫农出身,他们早期过着难以想象的困苦生活,一旦处境改善,随着胜利接踵而来,地盘越来越大,面对金银珠宝、国色天香等种种诱惑,积蓄在他们心头多年的各种欲念开始膨胀爆发出来,自身的妥协性和劣根性可说完全暴露!再加上黄巾军本身就将令不一、纪律涣散;虽作战凶猛,但所到之处是奸淫掳掠,禁止不住,慢慢失去了民心!古往今来,任何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甭管你多牛,一旦要是失去了民众基础,那离覆亡衰败就不远喽!所说民犹水也,能载舟也能覆舟,就是这么个道理;老百姓也从一开始的义军称呼,到后来干脆直接叫“黄巾贼”了。
当然也不能否认,黄巾起义自身也有它的进步性和积极性,给予了腐朽的东汉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濒临覆亡灭国,社稷易主的汉灵帝刘宏,迫不得已是要穷兵赎武,进行最后的挣扎了!这时候朝中还有三位重臣良将!哪三位呢?一位是左中郎将皇甫嵩、二一个是右中郎将朱儁、还有一位北中郎将卢植,这仨人可都了不起,可说是汉末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为江山社稷谋筹出力,呕心沥血;都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人物,时号“洛都三辅”;三辅指的是西汉时候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这三个官名,是管理京畿地区的要职,称为“三辅”可见这仨人对朝廷是多么的重要;汉灵帝是遣派三人,起倾国之兵,前来镇压黄巾起义。
三月,皇甫嵩、朱儁集中汉朝精锐步骑兵八万余人,全力进攻颍川黄巾军,妄图一举击溃对京师威胁最大的“波才兵团”。与此同时,北中郎将卢植率领北军五校尉及地方各郡国合计十余万人马,进攻河北黄巾军,会战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南阳一线则命令由地方官军先行防守,待得两路主力胜利后,然后再合力反攻南阳!
说书人一张嘴,难表几家话,单说这南阳一线。黄巾领军人物正是“神上使”张曼成!此时汉朝主力都在河北和颍川作战,无暇顾及南线;可把张老道乐坏了,趁着这会儿,他是望风而动,聚合人马二十五万,诈称五十万!一路高歌猛进:破筑阳、克邓县、略西鄂、博望、占鲁阳、郦国等地,声势浩大,袭掠而来!南阳郡内诸县守军是望风而逃,不出十余日,大半个南阳郡都已落入了老道手中,黄巾军距离南阳郡首宛城也只有咫尺之遥了,张曼成这得意劲儿就甭提了,心想只要再拿下宛城,整个南阳就牢牢在我掌控之下,到时候我出兵北上,直杀到洛阳擒了汉灵帝,天下都是我的!老道是越想越美,心猿意马,在马上做起了黄粱美梦!
遥遥仿佛已经望见京师洛阳,金銮大殿、龙鸾宝位之上,此时的汉灵帝是坐立不安,诚惶诚恐。不大一会儿,只见皇城午门之外是旌旗招展,号带飘扬,战马嘶鸣,人声鼎沸!就见张曼成率领大队人马,贯甲持刃,在一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声中,是大摇大摆,径直进了皇城,踏上十三级的汉白玉台阶,朝正殿走来,吓得灵帝魂飞魄散,体似筛糠!心说这家伙来的可太快了,这皇帝我也甭坐了,还是保命要紧那!想到这儿赶忙手捧玉玺哆哆嗦嗦下阶来迎,冲张曼成道“大王神武盖世,气贯寰宇,寡人。。不不。。鄙人乃乱天下之魁,不堪有国;特持玉玺,等候王驾;皇陵降瑞,人神告微,愿得禅位,王其毋辞!只愿得一生,望大王开恩那!”说罢将玉玺献上来;再瞧此时的张曼成,嘴都快咧到脑瓜子后头去了,搓着双手“哈哈哈哈,刘宏阿!难得你如此孝敬,你不是想生么?本王。。不不。。额朕!朕就免你一死,赐你一生,赐你一生阿!哈哈哈哈。。”说完瞅着金灿灿的玉玺,伸手就要来取!就在此时,突听空中一道霹雳声响!紧跟着万道金光闪烁,刺得人头晕目眩,双眼生痛;再看万丈晴空、千里浮云之上,突然显出一尊黄巾力士,浑身金盔金甲,光彩耀眼!脚踩着七彩祥云,手拿着青锋宝剑。从天而下呼啸着直来到张曼成近前,再往这金刚脸上看:宽天庭,重地阁,剑眉怒目,鼻直口方,印堂中央有块红痣,朱砂一点紫禁红!张曼成不看则已,方一看得是心胆俱裂,这哪里是什么黄巾力士,明明就是一个张青!此时就听“金甲张青”高声断喝“呔!大胆逆贼!居心叵测竟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