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广想都没想直接答道:“当然是想让我把武臣放回去了。”
小厨子笑了笑说道“大人您其实想错了。”
韩广有点好奇了,难道事到如今还有比要赵王更重要的事。“愿闻其详。”
小厨子说道:“您若是不放赵王回去,那就上了张耳的大当了。张耳是谁?七国之中有谁没听说过他的大名。你觉的他会是久居别人之下的臣子吗?”
这句话小厨子问出来后,韩广在思考答案。
小厨子继续说道:“张耳其实就是想让您杀了当今的赵王,这样他才好自立为王。”
小厨子说到这里,韩广才如梦方醒。
真没想到还有这种玄机,张耳真是黑腹婊呀。
但是,光说这些还不足以打动韩广放人。
小厨子又继续给他分析了下,若是张耳做王以后,以你掠走了赵王武臣的名义攻打你,是否在情在理?到时候若是他真的想收拾你,可谓名正言顺。顺便还能侵占一些本来属于你的土地。
这句话才切中了韩广的要害。
韩广听的直冒汗,真是每件事都不能细究。
韩广接着说道“放人、放人、赶紧放人。我要这个赵王除了浪费口粮外,什么鸟用都没有。”
就这样谁都看不好的小厨子,带着赵王回来了。
赵王武臣你是回来了,不过不要高兴的太早,马上你的另外一个部下李良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接着说李良。
李良之前的简历都不太清楚,只知道做过秦朝的小吏。武臣拿下范阳城后就归顺了武臣。
上次武臣派李良去攻打正定,搞定正定后,很快他就回来了。夺了地,立了功的李良想向武臣讨一些封赏银。
武臣表扬了他一番,说了一些干的不错之类的话。突然间,话锋一转,武臣又来了一句,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的。又派李良去攻打太原。但是当他走到石邑(今石家庄西南地区)过不去了。
这时候正好有一支秦国的军队当住了他的去路,浩浩荡荡的大军有二十万人。这支秦军的主帅就是秦朝大将军王离。王离带领的这支军队属于秦军的精锐部队。也是原蒙恬将军带领的那一支参加过灭六国的精锐之师。
王离,秦之名将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李斯、赵高沙丘政变更改遗嘱,立二世胡亥为皇帝。赵高就让二世下圣旨逼扶苏、蒙恬、蒙毅兄弟自杀了。原蒙恬的军队由副将王离直接带领。
王离来到赵地后,察觉到了李良这支队伍并不简单。他想探一探这伙军队的虚实。
王离一打听前方这一伙起义军的首领李良,原来不是别人,是曾经的旧相识。王离想召降李良,先写了一封信,和李良拉拉感情。
信是以二世胡亥的名义写的,大意是说,李良你原是我军的得力干将,如今不小心听了别人的谗言,误入了歧途。若能就此叛赵,改投为秦,我将会既往不咎,你以后还是我最为亲信的将军。
这还不是这封信的关键之处,关键是这封信本来就没有封口。直接放到信封里就邮递给李良了。
李良拿到这封信就开始犯嘀咕了,这信谁私自看过?若是有其它赵军看过的话,肯定会怀疑李良是内奸的?,这要是被告到赵王武臣那里,肯定是会出人命的。
李良在想,这事情整的,不能前进了,回去赵的都城邯郸。把信交给赵王看看,解释清楚,再走比较妥当。李良开始带领军队返回邯郸。
但是,他还没有见到赵王武臣就发生了一件事。
在邯郸城外他看到一对人马浩浩荡荡的奔驰而来。车上挂着的大旗写着一个武字。李良以为这是赵王武臣要出去了。就下马,行了个最为隆重的礼,直接跪了下去。
但是,这个队伍的主人只是让随从简单的回了一个礼给李良。
李良感觉不对劲,平时见到赵王武臣都是很尊重他的,车上的主人若是武臣,他必会亲自回个礼给自己的。
经打听原来车上的人,竟是武臣的姐姐刚从夜总会喝醉酒回去。这个傻女人以为给他行礼的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头领,也没在意就过去。李良觉得亏大了,越想越不对劲。平白无故的遭了女人的奚落。还是当着这么多部下面,这老脸往那里摆呀。
这时候正好他的部下也很气愤,纷纷劝说让李良反了吧。
有的部下还用激将法激他,如今有本事的人反秦都是自己称王了,为什么拼死拼活的为别人打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