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马上派人去打听这是那一路神仙。经打听不是项羽,刘邦总算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项羽,怎么都好说?其他人休想再我刘邦嘴里夺食吃。
这一支人马并不是什么大牌,也是一群乌合之众。领头的将领叫司马卬。
刘邦下令,赶紧行军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给我从哪里来在赶到哪里去。
这时候司马卬的军队已经达到了黄河的北岸,正要度过黄河。然后打算渡河之后,破函谷关在直取咸阳。
司马卬这个异想天开的家伙,也不知道是谁借给他的胆子,就带着几千人的军队,想硬闯函谷关。看来他真的是把咸阳城当做他家的后花园了。
这时候司马卬带着军队想渡过黄河,船只也准备好了,人马也都到位了。就在他想下令,全军前进时出意外了。
仿佛黄河的对岸,隐隐约约的有一些人马,挡住了去路,过不去了。
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刘邦的大军。
刘邦的军队已经驻扎在了黄河的对面。正在撼天震地的叫口号,全军严阵以待大有想一口气灭掉司马卬军的势力。
司马卬这边看到强兵在前,黄河是不敢过去了。但是,就这样回去他也不甘心,好不容易走到这里。竟然遇到了刘邦这个无赖。
他还真把咸阳城当成自己的了,只许自己走,不让别人去。不过司马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谁让自己的实力不如别人了呢。
两军就像这样僵持了起来。你不走我也不走。你不打我也不打,我们就耗着吧,看看最后谁着急。
还是之前说过的那就话,谁都阻挡不了刘邦前进的脚步。
他没时间在这里陪着这个小混混司马卬耗,刘邦只是留了一部分人马在这里守住渡口。
然后自己率军去攻打洛阳去了。刘邦没有直接西进直取函谷关,而是掉头先取洛阳。
之所以这样做,他是有顾虑的。他怕前面正在和函谷关的秦军作战时,后面司马卬的大军突然在杀来,到时候他可是前后受敌,这是兵家之大忌。
他只能采取迂回作战的方法。先去攻打洛阳。但是洛阳有重兵把手,不是刘邦想打就能打下来的。
所以,刘邦攻打洛阳并没有沾到任何的便宜,最终洛阳城刘邦没有攻打下来,到时人死了不少,这一仗打的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就在刘邦无奈之际。他的救星张良又返回来了。
这次张良是带着军队来投靠刘邦的。因为韩王城大难不死,觉得刘邦这个人够哥们,为了表达发自肺腑的谢意。就让张良去送送刘邦。毕竟西进函谷关去剿灭大秦还是比较危险的,能让张良和刘邦多待一会,就多待一会。
此刻刘邦吃了败仗,正在骂娘。刘邦听说张良来了,赶紧的迎了出去。
刘邦把眼前遇到的烦恼告诉了张良,他知道张良必有良策。
张良告诉他要进入咸阳唯一的一条捷径就是直取函谷关,破了函谷关,咸阳城就指日可待了。
但是,这条路比较险,你刘邦走这条路的话生还的可能性很小,原因是你的兵不强,马不壮,人也不够多。
函谷关自古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名。就你带领的这些军队,根本不是秦兵的对手,这仗怎么打嘛?
刘邦听张良这样一说,头更大了。他还想当关中王呢。那能就这样算了呢?
不过紧接着张良又说了,如下的话,刘邦入关中的希望又有了。
张良说道:“捷径我们不走,但是,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可走,就是绕过函谷关。路程虽然远了些,但是绝对的比直接闯函谷关要安全的多。只不过是多费一些时间而已。”
对于刘邦来说多费些时间总比把命搭上强,所以刘邦选择了这个计策。
张良给刘邦指出的这条相当安全的路就是向南攻破南阳,直取武关(今陕西省商南县)。然后到达戏水,直逼秦的都城咸阳。
这条路确实具有战略性,刘邦正是采取了张良的这个意见,才得以先入进关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