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馀这时候内心是有点瞧不起李左车的。
我们保家卫国是所谓的正义之师。正义之师、打仗用的着旁门左道,偷袭之类的战术吗?这就是陈馀的想法。
说白了陈馀敢这么自负,那是他身后有二十万大军。
韩信大军的情况他早就打听清楚了,号称三万之众。实际数量也就是几千人而已。
陈馀怕李左车还不服气,又给他解释道:“我听兵书上说,是敌人兵力的十倍就可以围剿他们。是敌人兵力的一倍就可以和他们开战。
如今我们兵力是对方的十倍,若是不和韩信大大方方的打一仗,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们赵国胆小怕事呢。到时候其他人在也来攻占我们的城池,我们怎么办呀?所以,这一仗必须要光明正大的打。”
既然陈馀如此有把握,李左车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只能听从陈馀的安排了。
韩信也有打探消息的内应,听说了李左车的建议后,他着实吓了一跳。
若是陈馀真按李左车的建议排兵布阵。韩信还是要考虑考虑的,这个仗能不能打。
就在韩信还没有做决定前,他又得到了最新的一个消息,那就是李左车的建议没有被采用。
这条信息对韩信而言,那是比重几千万的大奖都要高兴的事,看来老天是想成就我韩信呀。
韩信立刻命令大军,驻军开灶。吃完饭大家一起去攻打赵国。打了胜仗后,我会杀猪宰羊,犒劳三军的。
这时候韩信手下的将领,还有点胆怯,以为韩信这人太狂傲了,你才多少人呀,赵军那可是二十万大军,心里没有点底吗?
韩信看出手下的疑虑,为了打消将士的疑虑。韩信召集部下开了个会。在这个会上韩信给大家讲解了这个仗要如何来打?
韩信是这样安排的,先让两千人趁着夜色通过太行山,赶到赵国军营附近。
这两千人每个人手里都要带着一把汉军的军旗。等到了赵军大营附近,先找一些山石、树木等便于隐藏的地方隐藏起来。
韩信的大军在后面压轴,先过去的这两千人等到韩信带着大军赶到的时候。
陈馀一定会带着大军出来迎战韩信的。然后,提前埋伏好的这两千汉军,要趁着陈馀迎战韩信的时候,偷偷潜入赵军的大营。
在大营中把赵军的军旗都给拔下来扔掉。然后在换上两千面汉军的旗帜。
只要这件事能完成,这个仗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等换好汉军旗帜以后,这两千人就先在赵军大营里埋伏好。等待和韩信里应外合一起夹击想回到大营的赵军。
这是韩信安排的第一步。
韩信又开始安排第二步棋了。
他命令士兵和赵军打仗的时候,尽量不要给赵军发生正面的冲突。
要一边迎战,一边向后退。同时把手里拿的所有的战鼓和军旗扔掉在地上。
古代两军打仗之时,能斩获敌军一面军旗或一个战鼓的,那都是会受重赏的。
韩信正好运用了这一点,想用来诱导敌军。
那时候赵军为了争功势必会抢汉军的军旗和战鼓。这样就势必会导致队形大乱。
趁着赵军队形大乱之时,他们在趁机攻打过来。到时候赵军肯定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这就是韩信走的第二步棋。
当然我们的韩信大将军还有第三步旗要走,不过这一条是要保密的,谁都不能说。
这个第三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将会决定整个计划的成功与失败。
所有的计划都在顺利的按照韩信的安排进行着。
韩信先是依照计划派了两千士兵到达赵军大营附近。但是,不巧的是这两千人马被陈馀发现了。
不知陈馀先生是在想什么?他并没有派兵去攻打先过来的这两千人。
这时候陈馀在想什么呢?肯定认为这是疑兵。他想等韩信的大部队赶到后,将他们一起赶尽杀绝。
好一个陈馀,好大的胃口。你真得能吃的下韩信大军吗?
率领二十万大军打仗,你一个书生真的有那个本事驾驭吗?
陈馀是紧等慢等,终于等到韩信带着大军过来了。
陈馀看到了韩信将军的大旗,这下他放心了。开始命令手下倾巢而出,来迎战韩信大军。等赵军看到韩信指挥的军队背水而列阵的时候,所有的赵军都在哄然大笑。
背水列阵这是兵家之大忌,都说韩信是名将,如何如何厉害,今日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