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周勃在右丞相之位上仅仅是做了一个月,这时候就有人开始给周勃提建议了。
这个人告诉周勃马上就会大难临头了。
周勃一介武夫,政治觉悟没有陈平高,不懂得退让。当他的门客提出他就要大难临头的时候,他还在疑惑。
我这官途顺风顺水的,如今好不容易做到了大汉的宰相位置,你何出此言呀?
门客告诉他道:“你想想,荡平诸吕你的功劳最大,迎来代王做天子也是你的建议。如今陛下已经给了你最丰厚的奖赏,你又贵为右丞相。长期以往,你就离灭门不远了。”
门客的建议周勃听了进去,这时候他想到了陈平。
为什么陈平好好的右丞相自己不当,非要让给自己呢?原来这是一个坑呀。
周勃也不要做这个丞相了,于是,他立马向汉文帝提交了辞职报告。称自己近来,年老多病了,想回家去疗养一段时间。
汉文帝收到周勃的辞职报告,当然是很开心了。
这时只见汉文帝大笔一挥,写了“同意”两字。
汉文帝本就想收拾这个周勃呢,不过还算他识趣,懂得功成而退。
周勃走后,陈平继续担任右丞相之职。
可惜,好景不长。
汉文帝二年丞相陈平突然死掉了。
这时候丞相之职不能空缺呀,需要安排个人来过渡一下。
这个最佳人选当然就是周勃了,就这样周勃再此被任命为丞相了。
这次可是汉文帝请他来的,这下周勃又可以在朝中呼风唤雨了。
就是在这一段时间,汉文帝得到了贾谊这个少年英才。
贾谊见到汉文帝后给他普及了两个他意识不到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在刘邦执政时期就存在,可是他们觉悟都没贾谊高,意识不到。
一个就是关于大汉帝国的合法性问题,另一个就是关于列侯住在都城中对皇权的危害性。
汉文帝比较关注的是,列侯的危害性。
毕竟周勃这个绛侯是如何荡平诸吕的他比谁都清楚。
若是让这群位高权重的人,长期居住在都城,那要是不出乱子才怪。
贾谊给汉文帝出的主意,就是把所有封了侯的官员,全部都赶到自己的封地去。
只有这样,这些有功之臣,才不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这里说下列侯住在都城的问题,是在刘邦执政时期开始流行的。
西汉建立后,刘邦分封的诸侯王基本上都是住在都城中。
毕竟对于诸侯来说距离权利中心越近,得到提升的机会就越大。
这也是被分封的诸侯王,为什么不离开都城的直接原因。
当汉文帝下达列侯回到自己封地的诏书后,很奇怪的是,这些诸侯们好像没有听到一样,无动于衷。
看来谁都不想离开大城市呀,都还想在汉文帝面前继续发光发热呢。
这时候汉文帝再一次的想到了周勃。
周勃这个人的威望最大,威望越大的人对他造成的威胁也就越大。
所以,汉文帝把周勃召进了宫中,告诉周勃:“作为丞相的你,给大家做个表率。回自己的封地去吧。只要你这个丞相一走,就不怕其他人不走了。”
周勃只能回去了。
果然,周勃这一走。其它一些列侯,也开始缕缕续续的离开了。
不过,周勃回到封地后,汉文帝真的会打消对他的监视吗?
汉文帝对别人监不监视,我们不清楚。
但是,他对周勃可是格外的照顾。隔三差五的就会派人去周勃家看看,他最近又在干什么?
皇帝派来的这些人还都是大有来头的,毕竟来周勃家里的不是郡首就是县令。
这些人刚开始来的时候,周勃还是很高兴的。
这说明这些人都是看得起他周某人的,所以,才会登门拜访的。
可是,时日一长。这些人每隔几天就会登门拜访一次。
周勃想到了这绝不是一件好事。可能自己是被皇帝给惦记上了。
我周勃如今都这样了,难道皇帝非要置我于死地吗?
周勃把事情想的十分复杂了,他以为汉文帝随时都有可能要他的命了。
所幸,他就命令自己的手下做好随时迎战的准备。此后,只见这些人和周勃都是身不离铠甲,手不离执戟。
只有这样一旦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