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两汉四百年 > 第四卷 文景盛世 第一百四十一章 英年早逝

第四卷 文景盛世 第一百四十一章 英年早逝

这时候汉文帝做了一番权衡,觉得还是不能得罪功臣派。毕竟这个国家的安危,目前还是离不开这些功臣派的。

看来贾谊只能作为政治的牺牲品了,为了平息功臣派的愤怒,汉文帝只能把贾谊流放到边远地区去。

不过贾谊提出来的这个列侯回封地的策略,被汉文帝牢牢的记在了脑海里。

汉文帝想的是,这个计划虽然此刻还不能用,但是用不了多久,他还是会实施的,而且很快汉文帝就实施了。

贾谊是汉文帝二年提出的这一策略。到了汉文帝三年,时机成熟了,汉文帝就让丞相周勃带头回封地去了。

此后,功臣周勃就再也没有受到汉文帝的重用。

汉文帝四年,二十六岁的天才贾谊也被流放到了长沙国。

长沙国就是那个吴芮所在的地方,这个吴芮正是英布的老丈人。

此刻长沙国的国王是吴芮的儿子吴差。

贾谊被外放到长沙国当的官职就是王太傅。其实这也就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空职而已。

长安距离长沙可谓是万里之遥。

当贾谊在去长沙路过湘江的时候,想起了一生都不得志的屈原。而此刻的自己,又何曾不像当年的屈原一样怀才不遇呀。

想到这里,贾谊就奋笔直抒写下了那首《吊屈原赋》,并抒发了自己的怨恨之情。

到了长沙国贾谊一直过的都是混吃等死的苦逼日子。

他一身的才华,竟然无处可使,这是让他最郁闷的地方。

时日已久,贾谊终于坐不住了,不在皇帝身边,不代表没办法给皇帝出谋划策呀,不是还可以书信往来吗?

想到这里,贾谊又有了新计划。这时候他又开始注意起国家的经济问题来。

贾谊所关心的这件经济问题,就是关于私人印制钞票的大事。

当然这些私下里印钞票的也不是别人,而是经过汉文帝官方认可,授权他们加工经营的。

而且他们印制的钞票是可以在全国内流通的。

汉文帝授权可以印钞票的有两个人,一个就是吴王刘濞(刘邦二哥的儿子),另一个就是汉文帝的宠臣邓通。

邓通为什么可以印钞票,他又不是皇亲国戚,这和一个传说有关,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两个人有特权就可以了。

至于邓通为什么能得到授权,我们下面的章节会讲到。

话说当时他们两人印制的钞票流行到什么程度呢?。

可以这么说,那时候几乎全国各地都在使用他们印制钞票,这肯定是严重影响汉朝经济发展的一件事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贾谊在长沙写了一封《谏铸钱疏》的书,并转到了汉文帝的手上。

在信中贾谊明确指出私人印制钞票所带来的坏处,不但会直接导致币制混乱,引起通货膨胀,而且不利于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

贾谊的建议就是想让汉文帝下令禁止个人私自印制钞票。

这封信上递上去后,贾谊并没有收到什么回信。

这让他心灰意冷了,看来汉文帝是真的不想重用自己了。

贾谊在长沙越来越郁闷,他很怕自己有一天会老死在长沙。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在来长沙的第三个年头,有一天晚上,贾谊见到了一只猫头鹰飞到他所居住的屋子当中。

古时候猫头鹰代表的是不祥和灾难,贾谊把这件事又联想到自己的身上,他感觉自己很快就要大难临头了。

这时的贾谊已经不对任何人抱有幻想了,谁知就在他最为无助的时刻。令他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汉文帝竟然破天荒的召他入京了。

这是要死灰复燃了吗?

这一刻贾谊又开始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这一真理了。

回到汉文帝身边,为汉文帝效力,是贾谊梦寐以求的事。

贾谊在接到汉文帝的指令后,连东西都懒的收拾,直接就走了,说真的这个伤心地,他真的是一时一刻都不想多待了。

这一次贾谊回到朝中,他本以为汉文帝会命令他为公卿,圆了当年允诺给他梦。

事情真的会如贾谊想象的那般美好吗?

贾谊来到了都城,很快汉文帝就召见了他。

在去宫里的路上,他就在想这次汉文帝不知又要和自己商量什么大事呢?

贾谊相信,就他的才学而言,不管汉文帝问到他关于什么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