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宋江山第六卷 > 第15章 第三节 青苗法废

第15章 第三节 青苗法废

非胡诌,定是新法出了什么问题。他是最害怕新法出问题的人,害怕自己好心办了坏事,证明自己不成,更落为笑话。当下韩琦一封奏章,就好比重重扇了他一个耳光,让他从这几个月的洋洋得意中瞬间清醒过来,他不得不重视新法了,毕竟有这么多的人反对,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王安石低估了韩琦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听得神宗此言,心便凉了一截,但他绝不能放弃辩解:“圣上英明,当日你我共同探讨青苗法的方方面面,这才加以推行,你我都清楚,青苗法对当今的形势,只有利处,怎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王安石终究还是太天真了,一方面,皇帝的鼎力支持,让他在变法中一路走来,虽遇到重重阻碍,但终究顺遂;另一方面,他太过相信自己的理念,而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执行。前期对于反对派的打压,王安石多选择了赶走、流放,这就造成了在京城反对的势力小了,但这些人却到地方做起了长官。

所以因为这些私怨,加上不甘心自身利益被砍断的富户从中使坏,让青苗法的推行大大走样。

青苗法推行前明文规定了不准硬摊派,到了实行起来,却被一些贪图政绩的官员无视,一味追求为官府争取利益,硬贷给不需要的上等户,等到还债时,便打着官府的名号强行索要,而那些贫困小民,自然有还不上债的时候,如此不通情理的追债,便酿成诸多惨剧。当然王安石也不傻,看完奏章,他已经意识到肯定是执行出了问题,但这并不是法令自身的原因,所以他又解释道:“眼下出了问题,是执行不当,这些惨剧,都是因为执行官的硬摊派,只要我们加强监管,就可以杜绝。”

神宗闻言,也有些被说服,毕竟当时青苗法是经由他手研究制定出来的,但他想起当时推行青苗法的场景,他倒的确有被赶鸭子上架的错觉,如今恰巧出了问题,是不是他忽视了什么,法令本身肯定还有问题。他稍加思索,突然想到一事,说道:“为何这样一项农村的法令,还要到城镇里推行?城里人又不种田,哪里需要借这样的贷,你这不是硬摊派,还是什么?”

王安石听至此,心下一抖,皇帝果然还是发现了。其实这事他早有察觉,但他觉得倒不失为一条赚钱的路子,便也没加阻止,甚至默许,如今被皇上翻到案上来说,他也颇有一丝被拆穿的窘迫,只得老老实实将内心想法告知:“因为能赚钱。”

这个答案的确直白,但未免有些太过直白。张口闭口谈钱,在官员们看来,有失身份,何况是堂堂皇帝。虽然眼下国库是急需用钱,但这样摊到台面上来讲,听在皇帝耳中,竟生出一丝讽刺的意思,当下便勃然大怒,骂道:“钱钱钱,你身居高位,怎的和这乡野村夫一般见识,我堂堂大宋,竟沦落到要去抢百姓钱的地步了吗?荒唐!”

王安石一听,百口莫辩,真是冤枉,若不是因为皇帝想要做的那件大事,他何苦想这些法子出来圈钱,正是因为眼下他们需要大量的钱,这才有了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妥协,怎么眼下神宗竟大义凛然训斥他,当即便提醒道:“圣上,您别忘了,我们是要去……”话还没说完,被殿外通报的声音打断了。但神宗一听,心下已是了然,对啊,真是气急了,怎么把这茬子事情给忘了,这样想着,面上便缓和了不少。福公公此时急急步入殿内,附在皇帝耳边轻声说道,太皇太后急召。神宗心下疑惑,皇奶奶怎么这么急,但事情发生在这个时候,未免太过巧合,便有所不安,只得亲自过去走一遭,忙让王安石先回去,然后乘上玉辇,急忙向宝慈殿行去。

皇帝刚一踏入宝慈殿,就发觉气氛不对,忙向太皇太后问安:“太皇太后吉祥。”

话音刚落,便迎来太皇太后没好气的回话:“吉祥?我因为你,还怎么吉祥得起来?”

神宗向来害怕太皇太后,这时听到这样的话,自然知道事情不对劲,忙跪下撒娇道:“皇奶奶,孙儿不知道是哪里惹恼了皇奶奶。”

太皇太后此时正在气头上,见他如此,也没有好脸色:“你眼里还有我这个皇奶奶吗?你说说,你到底做了什么好事!今日若是我不把你叫来,你这是要翻天了!怎的,真当我是半只脚踏进棺材的老东西了,竟想在我眼皮底下生事。”

曹氏乃名将之后,素来行事雷厉风行,不怒自威,几句言语砸过去,神宗便觉得有些承受不住,只得低声应道:“皇奶奶教训的是!”

太皇太后见他如此敷衍,气便不打一处来,斥道:“莫要哄我!我看你如今是大了,越发不受管了,皇位还没坐稳,就想大动干戈,祖宗之业都要毁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