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天云看到名单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总算是靴子落地,一屋子的心事霎时云开雾散。
名单上的几个人有些分散,但丝毫没耽搁接到通知。针对已经不存在的食品公司,尚天云依然煞有介事,印发了一份红头文件,标题是斗大的黑体字:上岗通知。
正文由尚天云亲自拟写:
市场无情,企业有爱。
鉴于严峻的市场形势,食品公司被迫关门,55名职工骤然下岗,生活陷入困境。集团公司为最大限度维护职工利益,经多方努力,克服万难,成功与民营企业鹰天公司达成合作。
现正式通知如下人员,于某年某月某日前往鹰天公司(原食品公司所在地)报到上岗,待遇优厚。
第二批上岗人员,集团公司正在与众多民营企业联络,进展顺利。请大家做好准备,等待通知,不日上岗。
下岗不失业,饮水当思源。这是集团公司对所有辛勤付出过的职工们的庄严承诺!
相信集团公司,相信组织,相信明天更美好!
落款:科汇集团人事科。
尚天云遣词造句,鼓捣了一上午,满意地把这篇很煽情的文章交给金达民。又嘱咐,多印刷几张,放大张贴到食品公司门口。同时给市商务局上报,联系新闻部门……
很快,这篇似是而非的《通知》一字不差地出现在报纸上、电视上、广播里……钱大旺都忍不住叫好!
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不经意间在鹰都市传开:鹰天公司。
钱大旺对“鹰天”的名字小小激动了一下。当弄清楚是那个“愣头青”办的公司时,他默默地关上房门,坐在沙发上郁闷了很久。随即又把刊有通知的报纸揉把揉把,狠狠地塞到了垃圾桶的最底下。
刘青年意外之喜,“鹰天”未出场而名先扬。公司注册的手续还都没办呢。只是当初尚天云问他名字时,随口就说出“鹰天”来。
尚天云不知道这名字还没在工商部门注册,却兴奋地连声说好!说鹰天公司带有老食品公司的元素,又有全新的内涵……
刘青年知道,自己对鹰天念念不忘,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书生意气。卖啤酒无所谓啥名字,一样的出力跑路,客户们应该记住的是“鹰都”。
尚天云正式通知的当天,大个儿李等人便同步上岗。唯有老郑,刘青年亲自上门,在修车摊儿蹲点,聊了半个多小时。
老郑刚干得有点味道,舍不得自己的新行当。
刘青年说:“您老在科汇英雄半辈子,却落得这结果,不觉得亏吗?知道内情的还好,不知道的,肯定以为您能力不行。什么奖状啊证书啊,都是靠拉关系送礼得来的!”
老郑脸一红。“小刘你别激我!我清楚自己啥情况。你创业是好事,我肯定有能力帮你一把。可你得让我考虑一下,我还要和老婆商量。”
“您需要多久?后天就要开业。明天给我一个准信,成不?”
老郑说知道了。
“今晚你好好考虑,一定商量个结果。我明天等你回信!”
“应该的嘛!”老郑应着。
第二天早上八点,老郑换身干净衣服,骑着大“二八”便来报到了。
至此人员全部到岗。刘青年觉得,最紧要的是该开个会。中午时,刘青年和小孟一起回到仓库,召集所有人聚在一起。
会议在老郑原来办公的库房小屋里进行。一共八个人,除了小孟都是老同事。老郑恍然迷惑,怎么觉得是食品公司成立了新班子?
又想起一个多月前,这里还热热闹闹一堆人,现在却物在房空,声寂人稀。几人都感叹,果然是世事难测沧海桑田!
刘青年说:“大家别太伤感,以前的事翻篇了。从现在起,咱们几个就是这里的主人,是合伙人关系。大家一起做事,一起努力。”
丁三很别扭地叫了声刘经理,问啥是合伙人。
刘青年解释完又特别纠正,“经理是在外面叫的。咱们几个之间,关系都一样,叫名字就行。”
老郑一脸严肃。“应该叫经理,丁三叫的没错。这生意是你小刘的,小刘你就是经理。应该的嘛!”
刘青年耐心解释说:“经理不经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关系和原来不一样。我是想和大家谈下我的想法。公司刚开始,没多少资金。我们能否以合伙的方式,都投点钱。
我核算过,目前大约需要八千到一万,周转起来足够了。等赚了钱,按各自出资比例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