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医院高层的注意。
中医和西医有很明显的分别。西医往往是病源、病理这些东西研究出来以后,才能攻克疑难杂症。
西医是依靠科学的学科,而中医则不同。
比如有一门难以治疗的疾病,你去看西医,他们告诉你:我们知道你的病因,但科技水平有限,我们治不了。
但你去看中医,他们会这么说: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得这种病,但我可以试着给你治疗。
这就是很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医却能解决的原因。
中医是门临床科学。
医院知道这几个病例后,立马联系了市里最有名的中医来探察。
这所谓市里最有名的中医,如果苏阳在这一定能认出来。
正是那天给傅主任看病却看不好的郑老郑不凡。
郑不凡近来郁闷非常,平日里和他交情甚密的几个官场朋友,最近对他也爱答不理。
原因很简单,就是那天他的医术输给了“毛头小子”苏阳。
虽然没有比试,但在众人心中,明显更加年轻的苏阳,医术更胜一筹。
中医是临床医学,正是所谓的经验医学。
往往资历越老,从业年纪越高,医术就更加高明。
但显然苏阳是个例外,他如惊鸿一样出现在渤海市高层眼中,而且,是踩着他郑不凡上去的。
于是郑老中医在渤海市“失宠了”,当有一个人能代替你,而且比你更年轻更有前途时,谁会在意你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头呢?
除非你也和陈糊涂老爷子一样出名啊。
失宠的郑老头,一听闻这家医院出现了非中医不治之病,立马坐车赶了过来。
“那几个病人呢?”郑老问拽住一个护士。
他急于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宝刀未老。
那护士被郑老拽了一个趔趄,有些不满的白他一眼。
“那几个病人啊,人家自己好了,现在已经出院了。”
原来这苏阳给他们下的针,只有一个时辰的作用,如今两个小时过去,都不用治病,这群混混一个个都活蹦乱跳起来。
当然除了被苏阳扎的面色涨红那人,他还得在床上躺一天。
郑不凡郁闷了,难道这真的是上天不给他翻盘的机会?
他叹一口气,神色落寞。
一旁的护士有些看不下去了,曾经也是赫赫有名的中医不是,早知如此,你当日何必最贱说人家是毛头小子呢?
“郑老,还有一位刘患者,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只有他还没出院。”
护士此话一出,郑老头大喜,忙催她领自己去看。
“怎么样?能看了吗郑老?”中心医院副院长问道。
郑不凡皱了皱眉头,什么叫能看了吗?你应该问怎么看才对。
他心里埋着怨气,切着脉说道:“川芎,白僵蚕各三两,白附子六……”
不对!
郑话说道一半戛然而止,这脉象不对。
好像并不是简单的神经阻断,这是通过对某个穴位的刺激,才达到的这种效果。
郑不凡吸了口气,他忽然想到多年之前一个老中医对他说过的话。
“岭南点穴手,银针定人神。”
这莫非是老先生说的点穴针?
郑不凡再度看了看脉象,越看越觉得相似。
他刺的哪一个穴位?
用银针把人扎瘫痪,他相信给他一点时间也能琢磨出一点东西来,可只一针就有点可怕了。
“郑老,白附子用量多少?”一旁记录的小护士问。
郑不凡这些不知说什么好了,他才发现,自己开的药压根不对。
“不对,刚刚是我切脉有误,这病不能用药治,得用针!”
他咬咬牙,能治吗?
能,根据他多年的临床经验,他有七分把握把这病治好。
何况在此时,他要再说不能治,那他的名声就真的要跌倒谷底了。
隔天,中心医院隆重的迎接了郑中医。
医学史上也曾出现过这种疾病,战争时期,不少士兵出现过这种现象,他们有些人多年后康复,有些人永远瘫倒在病床上。
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和眼前的刘患者一样,身体未检查出丝毫伤势。
新闻媒体闻声而至,这更让郑吸了口凉气。
如果他成功了,那他将成为一名载入史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