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来到了屋里,李喜龙看着以有些醉意的马敬清,心里不知道说什么好,这种借酒消愁的做法,自己也曾经有过,于是,他用一种安慰的口吻说道:
“马兄弟!有些事情也不能着急,还需共同努力才能想出办法呀!”
马敬清坐在那里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然后,用自己期盼的眼神看着对方,希望眼前的朋友能带给自己好的消息。
“今天,我又去了一趟衙门,问过了里面的朋友,它们答应再给想想办法,好像还有着一些希望。”
听了李喜龙的话,虽然,马敬清心里知道希望不大,但还是将这一点希望寄托了下来。他说了一些感激的话语后,便将李喜龙送出了客栈的大门。
李喜龙带着担犹回到了自己的店铺里,一进门,就看见店里面有一位僧人正在店里化缘,于是,便走进了店里后,朝着面前的僧人打亮了一番,只见到这位僧人三十左右的年级,在它的身边站立着一位僧僮,年级也不超十二三岁,听二人的口音,到像是从西面过来的僧人,于是,李喜龙也没有多问,便朝着后面走去。
几天后,小镇上常常能看到有僧人在镇上化缘,大家谁也没有在意,因为,僧人们化缘是一条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大家只是将这件事情,当作了平常事。
就在小镇上的人们忙于生计的时候,从镇外的观音寺里,传出了一个消息,说寺中有一位路过的高僧精通医术,而且道行也很高,准备在六月初一讲经说法,并且为乡民们免费诊病。小镇上的人们听到了这个消息,大伙儿奔走相告,相互间告知着这个意外的惊喜。
六月初一的日子很快就到了,石云镇及周边村庄里的信徒们,早早地便来到了观音寺,准备听高僧讲经。在这些人群里,有年青人,也有老人,更多的是妇女及孩子们,它们来到了观音寺的门前,围在一起三五成群地谈论着从没有见过面的高僧。
人们谈论的神乎其神,由其是在观音寺里帮忙的那些附近的村民们,也参杂在人群里,讲述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这让信徒更加地对高僧产生了神秘感。
就在人们小声议论的时候,寺里传出了一阵的钟声,打破了寺院周围的噪杂,人们在钟声的提醒下,知道高僧讲经说法即将开始,于是,人们开始朝着寺院的空地上聚集。
寺院的钟声过后,在观音寺的后院,走来了一队僧人,它们簇拥着一位身着袈裟,手持念珠,年级在四十左右的一位僧人,朝着观音寺的正殿走来。人们看着僧人中间的那位长者,心里以经猜测到了,它就是今天讲经说法的高僧。于是,人们慢慢地让开了一条通道,虔诚地朝经过自己面前的高僧行着佛家的礼仪。
僧人们簇拥着高僧来到了观音殿,参拜完了威坐在上面的观音后,在高僧的带领下开始参禅颂经。约过了一个时辰后,参禅颂经完毕,高僧坐在蒲团上面对着正殿的大门,开始了自己的讲经说法。
观音寺里的讲经说法,在石云镇上影响很大,那些平日里忙于生意的掌柜们,为了能消灾解难,放下了自己店里的生意,来到观音寺里听取高僧的讲经说法,以求得自己能消灾解难。
李喜龙与众商家的掌柜们一样,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他带着自己的妻子李芹,也来到了观音寺里,挤在人群里听取着高僧讲经。
李喜龙一连来听了三场,就在第四天的时候,它刚一走进观音寺的山门,就见着一位小沙弥快步来到了李喜龙的身旁,对着李喜龙夫妇二人说道:
“施主!可是石云镇上的李掌柜!”
李喜龙听了面前这位小沙弥的问话,感觉到很是奇怪,大惑不解地与妻子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朝着面前的小沙弥问道:
“是呀!有何事?”
“我师父有事情,想与施主一叙!”
李喜龙听完了小沙弥的来意,他站在那里想了一会,感觉到小沙弥的师父很是令人费解。因为,自己从没有过寺里的朋友,怎么小沙弥的师父会有事情与自己谈。所以,李喜龙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一个结果,于是,他与妻子再一次交换完眼神后,便跟着小沙弥朝着寺中走去。
三人来到了寺院中的一间侧房,小沙弥推开了房门,请二人进屋。
进了屋的二人,发现这间侧房里并没有人,只是一尊观音像威坐在屋子里正中。小沙弥等着李喜龙夫妇进了屋子后,对着李喜龙夫妇说道:
“施主稍等!我去请师父来!”
李喜龙答应了一声后,看着小沙弥离开了房间。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