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屋里只有夫妻二人,李喜龙看着屋里的摆设,并没有什么特别,他为了防备不测,低声对妻子李芹吩咐道:
“芹!,要小心一点,等一会看我的眼色行事!”
“知道了!”
夫妻二人商量好了对策后,李喜龙开始查看屋里有可能逃离的出口。但是,这间不大的屋子里,并没有看到有什么能逃生的地方,于是,心一横,在心里暗暗地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不能将自己的秘密说出来。
就在夫妻二人各想着应对办法的时候,只见屋门一开,从外面走进来了一位僧人。这位僧人看看上去有三十左右的年级,他一见着李喜龙夫妇,便行礼道:
“让施主久等了!”
看着眼前的这位僧人,李喜龙怎么看对方,怎么觉着眼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可就是想不起来。面前的僧人看着李喜龙正在上下打亮着自己,便微笑了一下,请二人坐在了屋里的一张园桌旁,这才满脸堆笑地朝着李喜龙又说道:
“施主,这是第二次见面了!”
“是吗?”。
李喜龙看到对方说出它们以经是第二次见面,便依然用不信任的语气,对着眼前的僧人问了一句。就在李喜龙问完了这句话后,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用手指了一下对方继续说道:
“啊!是呀!你到我店里化过缘,对吗?”
面前的僧人听了李喜龙的话,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让小沙弥给客人上茶。
李喜龙在小沙弥上茶的功夫,心里盘算着僧人很可能看着自己面善,想与自己拉近关系,以后可以长期得到自己对寺院的资助。于是,刚才防范的心里上,此时也轻松了许多,便朝着坐在一旁的妻子发出了解除防范的眼神。
等着小沙弥上完了茶,僧人一边与李喜龙说着客气的话,一边无意间将自己手里的念珠放到了桌上,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僧人的念珠正好放在了桌面图案“大唐取经图”的那匹马上,将马套在了手珠的中间。屋里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僧人的这一举动,只有坐在李喜龙身旁的李芹,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
僧人客气过后,便说起了请李喜龙来的目的。原来,寺里要新建一座偏殿,想请李喜龙再给于寺上一些资助。听了僧人的意思,李喜龙坐在那里笑着对僧人讲,只要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己尽可能地为寺上出力。僧人见李喜龙爽快地答应了,心里很是高兴。便又说了一些感谢的话语后,拿出了寺院里的捐赠簿,请李喜龙在上面写下了捐赠的数目后,请李喜龙夫妇去大殿里听高僧讲法。夫妻二人看着客气的僧人,心情愉快地跟着对方来到了大殿,此时,高僧还没有来到,只有那些信徒们散坐在院中,三五成群地坐在那里说着闲话,也有一些人正在大殿里烧香拜佛。
李喜龙夫妻二人,被安排在了大殿里的一张长凳上,夫妻二人知道这以是寺里对它们的最高待遇,于是,二人坐在那里满怀欣喜地在大殿里转着看着殿里的佈置。
在大殿的中间是一座一丈多高观音像,她手托净瓶目视着前方,脸上显露出了仁慈与和蔼,也显示出了她的大渡与救世于水火的法力。在大殿的两侧是两位童子站立在大殿的两侧,在它们的身后是两幅巨大的壁画,上面描绘着观音大士普渡众生的故事。
李喜龙与妻子李芹正在殿中四下里看着,只听到寺院中传来了一阵的钟声,响彻在整座寺院。它们收回了自己四下张望的目光,朝着殿外望去,只见到寺院里空地上的人们,听见了钟声后,都慢慢地站了起来,不约而同地朝着大殿的门前涌来。
时间不长的功夫,寺中的僧人们排着队,其中有一位身材高大,面目合善的僧人,在众僧人的护卫下朝着大殿走来。院中的信徒们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通道,虔诚地迎接着高僧的到来。
李喜龙夫妻二人也同其它信徒们一样,等着高僧与众僧人们进了大殿后,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静听着高僧坐在观音像的前面,讲起了《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