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古镇恩仇记 > 第十三章 希望(二)

第十三章 希望(二)

灭亡,共产主义为什么能必然胜利,旧的社会制度为什么必须打破,并引用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一文剖析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的工人、农民为什么要成为历史的主人,等等,叶子龙几个听得入了迷,下课了,在食堂、在寝室、在家里还在讨论不休。培训班结束了,他们三个找到夏云,恭恭敬敬地向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夏云看着他们的进步这么快,开心地笑了。

刚刚办完培训班,夏云还未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又接到上级通知,为牵制国民党黄维兵团,解放军桐柏军区机关离开桐柏山,要到石花街休整,接到县委通知,夏云立即组织人员做好各项接待准备工作。对江西馆、抚州馆、福音堂,天主堂等处派人去联系住房,过了几天,回来的人报告说,江西馆、抚州馆、天主堂的负责人非常高兴,愿意打扫干净腾出来让解放军住。就是福音堂的牧师有点不高兴,夏云马上赶往福音堂。这福音堂是清光绪二十九年,挪威国的赛牧师和沙牧师来石花街传习基督教,在东门街买地设置的福音教堂,收徒演教,成为谷城县福音教培训中心。这些年来,教堂一直被驻军占用,现任执教牧师李尚新心里一直不痛快。夏云来到福音堂,向李牧师讲明来意,并再三说明共产党的政策是尊重宗教信仰,支持信教自由的,目前是战争时期,解放军只是暂住几天,而且我们及时支付费用,损坏的物品照市场价赔偿。绝不会像以前的驻军那样,欺压老百姓,为非作歹,请您相信我们,今天我代表人民政府郑重向你们表态,今后我们一定支持和尊重教会和教徒的。夏云的一席话让李牧师听了很高兴,他痛快地答应多多腾出房屋出来,让解放军住。

夏云要做第二件事,就是控制监视街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流氓、地痞,及时制止他们挑衅闹事。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她召开了各街道负责人的会议,要求对上述人员登记造册,控制其活动范围,街道要加强巡逻,安排好值班人员,做好预警方案。对影响安定的人员可以遣送到乡下去。

第三件事就是后勤粮油供应问题,在这一点上,夏云不担心物资来源,因为石花物产丰富,是个富庶鱼米之乡,问题在于如何采购,储存,保质保量等具体工作,要安排得细致周到,落到实处,做到万无一失才行。

等一切安排就绪,夏云累得快撑不住了,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一进屋,就倒在了床上。熊清泉悄悄地进来,他给她带来了人参银耳汤,是他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亲自熬的。熊清泉说:“趁热喝点吧。”夏云深情地对他说:“让你辛苦了。”熊清泉说:“看到你累这个样子,我心疼你。”看着熊清泉这么对她体贴入微,一种女人的幸福感油然上了心头。

解放军浩浩荡荡的开进了石花街。石花街上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欢迎的队伍一直延伸到了三里桥。部队首长刘志坚来了,他中等身材,神采奕奕,两眼炯炯有神,他不断地挥手向人民群众致意,赵紫阳副政委也来了,他穿着一身合体的军装,迈着矫健的步伐,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跟在他身后是军区文工团,石花镇的小孩子们见识少,见到解放军,就喊“解放军叔叔好!”这一下子见到文工团里这么多女军人,一时不知如何改口,就大声喊道:“女解放军叔叔好!”此话一出,引得军民一阵欢快的笑声。

当晚,刘司令员等首长在石花福音堂召开鄂、豫、皖根据地重要军政会议,会上赵紫阳副政委作了《清匪安民》的重要指示。他讲起话来带有浓重的河南口音,他说:“古人说的好,清匪除霸,为历朝之要务,安民之首要也。我们来到了这鄂西北地区,看到大部分城镇都已经解放,各级新生人民政权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由于历经战乱,百姓民不聊生,痛苦不堪,百业俱废,恢复经济建设的担子确实很重啊。很多地方干部放下手中的枪杆子,一心想的是笔杆子,绘蓝图,制规划,抓建设,这些都没有错哟,我们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求解放,就是要让人民百姓过上好日子。问题在于,当前我们的政权还不巩固,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虽然被歼灭,但残余势力还在,民愤极大的土匪恶霸被镇压,但还有的人气焰仍很嚣张。他们这些人逃进山林,远离城镇,仍是一股祸害。他们在偏僻乡村里,在深山老林里仍然伺机想着复仇,报复,一有机会就会出来捣乱。他们残忍的杀害我地方干部和农会会员,严重地影响着基层政权的稳固和重建家园的落实,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信心和信任。有的地方,甚至成了白天是共产党的,到了晚上是国民党的,还有一些国民党军队的残余人员与当地土匪纠集在一起,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为害一方。这些毒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