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除,人民百姓的日子一天就不得安宁。我们要组织部队,立即行动起来,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清匪除霸斗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给老百姓一片安宁的乐土,给解放区一片晴朗的天!”他的讲话,多次被人们热烈的掌声所打断。他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接着宣布了几条政策:“对于民国政府的党,政、军人员,除罪大恶极、怙恶不悛者必办外,凡胁从分子,只要向民主政府登记,悔过自新,既往不咎。凡为民主政府做事者,准予立功赎罪。对反动武装,地方武装,根据以下原则处理:带队来归者,收编;拖枪投诚者,有奖;战场放下武器者,不杀;自动脱离队伍回家者,允许其就业;继续顽抗者,坚决消灭之。他的讲话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然后,军区参谋长作了具体的作战部署安排。最后赵副政委宣布,军区文工团从明晚在石花街演出大型歌剧《血泪仇》。话毕,全场又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大型话剧《血泪仇》在江西馆内演出。江西馆位于下苍苔街一条通往河边的巷子里,占有二十余亩。馆内可容纳观众一千余人,是当时石花街上最大的场内活动处所,一般镇上大的集会都在此举行。
军区文工团演出的当晚,不到天黑,馆内就挤得满满的了,连窗户上都挤满是人,主要是小孩们,还有的小孩没有地方站立,急得到处乱窜,大人们只好让他们骑在大人的肩上,让小孩看得见台上的情景。
话剧《血泪仇》是马建翎先生于1946年春创作的,在解放区根据地演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话剧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悲惨遭遇。1943年,贫苦农民王仁厚的儿子东才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王仁厚只好携妻,儿媳及女儿逃奔边区。在去边区的途中,夜宿龙王庙,又遇见国民党匪兵。儿媳被匪兵奸淫致死,王妻自尽,王仁厚含泪带着子女来到边区安居。改名阿三的东才扮成商人潜入边区,他的上级黄先生命他到乡间撒毒,结果毒死了自己的弟弟。黄又命东才去行刺,不料行刺的对象竟是自己的父亲,父子相见,东才这才知道家庭遭遇悲惨,遂返回匪营,杀官投明。话剧情节曲折,剧中人物悲惨的命运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在场的观众的心,演到悲惨处,台上台下哭声一片。当演到东才醒悟,对造成他家悲剧的仇人黄先生举起手中的刀时,在苍苔街土地庙栖身多年的王大娘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杀死他,快杀死他!”场内观众也一起大吼。“杀死他,杀死他!”愤怒的声音响彻云霄。这王大娘也有着和剧中人物类似的悲惨遭遇。他的儿子也是被抓壮丁,当了张子明的手下,有一次张子明命令他儿子同另外几个手下一起去执行枪毙犯人的任务,到了杀人的现场,他儿子发现他的弟弟也在被杀人员之中,他举起枪来,手哆嗦得怎么也扣不动板机,结果被张子明当场一枪打死。两个儿子都死了,王大娘神经失常了,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土地庙内,靠乞讨活命。王大娘的一声呼喊,代表了人民劳苦大众的心声,震撼了现场观众的心灵。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第二天,镇上各条街道敲锣打鼓,许多人把自己的儿子、兄弟带到军区驻地,要求参军。以报仇雪恨,保卫新政权,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是啊,多少年,多少代,老百姓的脖子上套着封建枷锁,背上压着千斤磨盘,在昏天黑地的岁月里呻吟着,挣扎着,朝代不断的更换,世事不断的变迁,但是漫漫长夜没有个尽头。今天,共产党领导他们翻身了,解放了,他们觉悟了,他们知道,这得来不易的胜利果实要靠自己去保卫啊!夏云心里充满着胜利的欢乐,她看到的是似乎不只是这几百名参加革命的同志,她仿佛看到了一股奔腾咆哮的革命洪流。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十四章“神路”。
—————————————————————————————————————————————————————————老家里有急事,未能及时更新,请大家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