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旅长接到的是部队要迅速南下的命令。
现在全国的革命形势大好,各个解放区不断地在扩大。在国统区,老百姓反饥饿、反内战的呼声愈发高涨起来,蒋介石的统治政权已岌岌可危。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南地区。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急忙将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总司令部由武汉南迁衡阳。
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挺进湘中、赣南后,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白崇禧集团所辖5个兵团11个军20万人,撤至湘南衡阳、宝庆公路两侧和粤汉铁路衡山至乐昌段一线,重新布置防御,构成一条东起粤北与华南军政长官公署余汉谋集团相衔接,西至湘西与川湘鄂边绥靖公署宋希濂集团相呼应的半弧形湘粤联合防线,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华南进军,并准备在战况不利时退至广西或者云南、贵州。
为迅速解放华南,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第二政治委员邓子恢,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对白崇禧集团采取远距离迂回包围,插至敌后,然后回打的方针,指挥第12兵团、第13兵团、第15兵团、第4兵团,分三路向华南进军。西路以第13兵团2个军由常德取道沅陵,攻占芷江,而后进军桂西,完成右翼战略迂回任务,切断白崇禧部退往云、贵的道路,另以一个军在湘西钳制宋希濂部。东路以第15、第4兵团5个军直取广东,尔后第4兵团向桂南挺进,成为围歼白崇禧集团的南路军,完成左翼战略迂回任务,切断白崇禧的海上逃路。中路以第12兵团6个军向衡宝地区实施正面攻击,牵制白崇禧部主力,力求歼其一部,迫其向桂林撤退,尔后以3个军尾其向广西追击,会同西、南两路军围歼白崇禧集团于广西境内。
1949年从5月到8月,四野以苍鹰搏兔、雄狮噬羊的凌厉攻势发起了汉浔渡江、宜沙和湘赣战役。虽然攻占了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争取了张轸、陈明仁两个兵团起义,但始终未能揪住白崇禧的主力,与之决战。为此,林彪怅惘不已。
这时候的毛泽东,在西柏坡注视着全国的形势发展。在他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他点燃了一支香烟,盯着地图已经好一会儿了。他沉思着,扔掉手中的烟头,踱步到坐在沙发上的朱德总司令面前说道:“白崇禧本钱小,极机灵啊,他非到万不得已是决不会和我们交战的。我看他可能和我们作战的地区不外是湖南、广西和云南三地。我们呢,应该第一步在湖南,第二步在广西,第三步在云南同他作战。应该在广西境内歼灭他的主力。”
朱德从沙发上站起来,说道:“白崇禧鬼的很噢,他拉着余汗谋搞湘粤联合防线,依着湘江、洙水、永乐、资水,布置了一条半弧形的防线,而桂系主力则集结在衡阳、宝庆地区。”
毛主席推开窗子,站在窗前抽烟,沉思片刻,他回过头来,说道:“我看,要想斗倒白崇禧,在部署上应该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的战略,以掌握主动,也就是完全不理会他的暂时部署,而远远地超过他,占领他的后方,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迫使他最后和我们决战。”
朱德听后,十分兴奋:“好,主席的这个作战方针我完全同意。”毛主席告诉朱德,现在林彪有点着急了。毛主席一语点中了林彪的要害:“他太想报四平那一箭之仇了,所以紧紧地盯住“小诸葛”的一举一动,追求先敌制动、料在敌先的兵家境界,他越是想一鼓而下,越不能如愿的。因为他遇到的对手也是以机变著称的白崇禧。”
“小诸葛”白崇禧的心态也与林彪一样,他昼夜不眠地关注着对手,琢磨着对方的排兵布阵,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拔营起寨。在林彪与白崇禧像斗鸡一样对峙的时候,毛泽东发现了他们共同的毛病,即明于微而昧于巨,专心于战术较量而忽略了战略制胜啊。
林彪这时坐在办公室的一条白条椅上,双手支着下颚,呆呆地注视着面前的地图。地图上几个粗大的黑色箭头,一齐向着衡宝公路一线汇集。箭尾上标着敌人的番号,在这一狭长的地带,白崇禧居然集中了近三十万人马!
不对,这里面一定有鬼。
桌边一碗米饭,一盘辣子鸡块,一碗汤,凉了端下,热了又送来,已经反复三四回了,林彪却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连看都不看。
全司令部的人员此时都鸦雀无声,连走路都蹑手蹑脚的,谁也不敢惊扰林总的思路。夜深了,桌头两支蜡烛燃着摇曳的光。林彪端起蜡烛,仔细察看图上敌军的进驻位置。“莫非白崇禧是巧设了一个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