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古镇恩仇记 > 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

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

阵,明为正面决战,实则开战后诱我进入他的预伏阵地?”林彪心里在想。正在这时,秘书送来了毛主席的电报,他急忙阅看。“一语点醒梦中人”,主席的电报来得太及时了!根据毛泽东的电报精神,林彪立即发出了《关于与白崇禧部作战的指示》:

一、白崇禧总的战略意图是防御退却,保存实力,等待美援和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具体措施是以攻为守,巧设疑阵,虚张声势。我军的战略方针则应针锋相对,即用战略迂回,堵塞退路,掌握主动,抓住敌人,站稳脚跟,迫敌决战,一举歼灭。

二、白崇禧的作战特点是惯于使用战斗力较强的嫡系桂军,依仗熟悉山岳地形,善于乘我侦察警戒疏忽之际,突袭和埋伏包围我先头部队,退却时又善于利用山地,分散成小群,快速撤退。我军的特点则应学会奔袭作战,学会分进合击,学会打遭遇战,要敢于奔袭敌后,但尤其要注意侦察警戒,敌情不明,绝不能轻兵冒进。

说毕,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林彪,这才嘘了口气。当值班参谋将电文发出后,林彪才觉得饥肠辘辘,他已经十多个小时没有进食了。

此时,已是凌晨二时许。

高旅长继而宣布马光为一营营长,要求他带领先遣营立即往武汉进发。

襄阳到武汉,有300多公里的路程,要求三天内到达,部队的行军是异常地艰苦。马光首先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行军的负载问题,战士们身上的东西不能太多,除了武器、弹药是必须携带的外,就是食物和水了。现在是夏季,衣服还可以少带一点,从这里到武汉,一路上都是丘陵和汉江平原,水是没有问题的,随时都可以补充。粮食也是没有问题的,当地政府可以解决。但把生的变成熟的,还需有一个时间。所以,马光要求每人一定要带足两天的熟口粮。

还有重武器怎么办?重机枪和掷弹筒,以及营里的小钢炮,马光想了想,有办法了!买几辆老百姓的独轮车,装上武器,由会推的战士去推。这一下子就解决了大问题,部队行进起来轻松多了,这也成了先遣营行军途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高旅长直夸这小子有办法。

刘政委心里也在琢磨如何加快行军的办法,他是老政工了,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过千里跃进大别山,更经历过新四军华中突围的艰苦磨练。他知道,人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是物质东西所不能代替的,我们共产党靠的是宣传、鼓动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我军克敌制胜的强大法宝。现在搞宣传的能手、高手实在是太少了,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二个人来,上级很快就调走了。当然,本部队出人才是好事,可是,这眼下没有人才怎么能行呢?他在屋子里来回地踱步走动。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夏云。夏云这姑娘确实不错,回到部队后,分配在通信连,通信连的工作马上开展地有声有色。原来通信连的战士们,特别是男兵,思想有些波动,在通信连工作不安心,都想上前线。夏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积极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前线!革命的事情总得有个分工嘛,没有通信联络,部队也是打不了胜仗的。道理讲明白了,大家的情绪也就稳定下来了,工作的积极性也上去了。

前不久,旅里派她联系地方政府支前宣传的事,她二话不讲,服从安排很快就去了。刘政委心里有了谱,就令通讯员把夏云叫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