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处走来。
来到征兵处,李文桐没有走,还在那里忙乎。她问道:“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事吗?”
“没有。大姐,我是领着三个老乡来报名的。刚才在街口遇到的,也是从石花镇过来的。请你收下吧,都是乡里乡亲的,我熟悉他们。”柯穆表现出一副热心肠的样子,对李文桐介绍说道。
“你们几个愿意当兵吗?愿意去新疆吃苦吗?”李文桐问道。
“愿意啊,只要有口饭吃就行。当兵吃粮,当兵扛枪,天经地义的。”李六答道。好像是江湖上的好汉,一口出来闯江湖的口气。
对李六的那种江湖式回答,李文桐倒觉得没有什么,只是感到有点好笑。今后参加了革命队伍,他们适应了部队艰苦的生活,受到了革命思想教育,会慢慢地变成真正的好汉的。
她看看他们几个,个头、相貌还可以,还不像社会上的流氓、阿飞之类。她就让负责登记的同志给他们登了记:李六,男、22岁,学生,湖北谷城县石花镇人。张杰,男、学生、23岁,陈西,男、学生、21岁,籍贯同上。李六三个登上了记,相互对视一笑,击手庆贺。他们没有想到,就这么容易当上了兵,成了解放军?他们兴高采烈地走了。
看着他们几个兴奋离去的样子,李文桐心里真是高兴:她又做了一件好事哟!
她那时在长沙,流落在街头,受到别人的轻视、奚落,要不是遇到夏云救了她,让她参了军,入了党,提了干,她就是他们现在这种落魄的样子。如今,她李文桐经过战斗的洗礼和考验,成了英雄。她在镇龙山土匪洞里的出色表现,至今还在部队里流传开来,被人津津乐道。现在她已经成长为部队的中层干部。她想,说不定这些年轻人今后干得比她还好,还强,混得比她还优秀呢。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她一高兴就忘了一件大事,她忽略了对他们的政治审查。从而为以后的特殊岁月的日子里埋下了一个致命的隐患。这是后话。
马光忽然想起了要去钓鱼,不知是突发奇想,还是为一湖湖水所诱惑。他喊上马荣前往,夏云也提出来要去。三人让警卫员准备了钓具,就来到附近的湖边。
阳光沐浴着湖水,湖水时而闪着金光,像是有满塘的鲤鱼在翻跃。湖面上不见一只船,只有蝉在树上长鸣。这里充满了田园般的宁静。
他们撒下鱼饵,抛出鱼线,手握鱼竿,两眼一动不动地盯着鱼漂,鱼漂每时每刻牵动着他们那颗悬着的心。马荣性急,未等鱼儿咬好钩,就急于拉杆。往往扯得早了,空喜一场。马光、夏云倒是很冷静,不一会就钓了好几条鲤鱼。
太阳照得人身上暖和和的,马光说道:“你们想听名人钓鱼的故事吗,我给你们讲讲。”他的话音刚落,就引起了马荣、夏云的兴致,“快说吧,别卖关子了。”夏云催道。
马光开始讲了,他说:“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每有闲暇,总喜欢手持一竿,到河边或湖畔垂钓。仿佛是为了在紧张写作之余,让精神松驰一下。其实托尔斯泰钓鱼时,也在构思他的作品,这是他写作的一个习惯。当构思出一个精彩的情节,或者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时,他便丢掉渔具,匆匆跑回附近森林里的一座小屋,闭门谢客,一心一意地埋头写作。”
“再讲一个。这个故事一般化。”马荣听了,有点不过瘾,催问道。
“好吧。我再说说卓别林。卓别林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他特别喜爱钓鱼。‘如果你喜欢钓鱼的话,你会把对卡塔尼娜岛看作一个天堂。’每逢金枪鱼汛期来临时,卓别林就这样对他的朋友进行宣传鼓动。他自己当然常去那个岛上钓鱼。有一回他只用了一顿饭的工夫,就钓到了八条金枪鱼,每条都有三十多磅重。”
“你听说过用风筝钓鱼吗?卓别林就会。在他看来,钓鱼是一种有趣的、轻松的消遣,在这轻松娱乐之中,赢得的却是聪颖的头脑、充沛的精力。”马光的鱼漂动了,他急忙起杆,钓起了一条大鱼。
“你讲个军事方面的吧,我喜欢听这个。”夏云提议道。
“好吧,我讲一个斯大林钓鱼的故事。”马光继续说道。
“斯大林喜欢钓鱼。1941年初夏,斯大林在黑海的疗养胜地休假。6月22日是一个星期天,凌晨四点半左右,斯大林和他的侄子一起乘快艇去钓鱼。因为这天铁木辛哥元帅要坐飞机来看望他,斯大林很高兴,他说:‘我要去钓鲻鱼,给他做一道他喜欢吃的希腊菜。’当快艇按照斯大林的吩咐,向远处的深海驶去时,后面一艘快艇追了上来,一个军人向斯大林报告了希特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