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具体情况。
熊清泉和王挺来到新四军研究会,刚一进门,就遇到一个他似曾相识的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好像在哪见过,啊!熊清泉终于想起来了,他就是当年跟随1号首长的那个警卫员。这位老人似乎也回忆起了当年的那一次行动。他说,他知道夏云,当时首长很夸奖过夏云,说夏云如何如何机智、坚强,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遗憾的是,他也不知道夏云的下落。
在新四军研究会办公室里,一位军分区退下来的领导回忆起一件往事。就是听说马光后来调到新疆,他爱人也一起去了,后来又传来消息说,他爱人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了下来,摔得不轻。但没有生命危险。后来怎么样了,他爱人是不是夏云,他也说不清了。
熊清泉又一次感到了失望。回到宾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失眠了!夏云啊,夏云!你到底在哪儿呀?第二天,他告诉王挺,他想回石花去看一看。毕竟多少年没有回去了,也不知道石花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光盘毕竟是影像资料,他想实地去看看家乡的变化。他催促王挺几个人多方寻找夏云的线索,并希望安排他回石花街一趟。
王挺他们也怕老人太寂寞,寻人这事也急不得,要时间啊!也好,他想回家看看,行,让他再去感受一下家乡的巨变吧!王挺给石花镇委葛书记打了电话,葛书记热情地邀请老人家回家乡看看,并告诉王挺,这几天他正忙着准奋接待从世界各地、祖国各地包括从台湾来的客人们。这些客人们有的是回来看看的,有的是考察投资的,有的是回家乡祭祖的。熊老先生回来时请先打个电话,我们一定好好地款待他老人家。
王挺决定第二天就送熊清泉回石花。
越野吉普车拉着熊清泉,穿过风景秀丽的汉江,行驶在谷西山地中。从襄阳到石花也是高速公路,半个小时就到了。下了高速,行进在一片绿荫如盖的道路上,熊清泉的心情格外舒畅。看着窗外稍纵即逝的景色,熊清泉不禁哼起了《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
是啊,谁不说俺家乡好呢,家乡的山,家乡的水,不管你走到哪里,它都在你的心里,没有什么力量能抹掉它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过了北河,过了坡上口,离家乡石花街越来越近了。朝天观在哪?七里冲在哪?几十年没有回来过,家乡的变化太大了!他心里发出一阵的感慨,他在向自己发问。
熊清泉透过车玻璃窗,已经看不到儿时的记忆,已经找不到原来的模样了。谷城的八大景在哪?八大景之一的“新店茅屋”呢?王挺告诉熊清泉,新店茅屋已不复存在,你现在看到的新店,是一排排三至四层高的小楼,笔直的五十米宽的柏油马路,从县城一直通到新店北河边。听他母亲讲,有一年他和母亲到谷城去,走到新店北河边,准备涉水过河,不料上游突然山洪暴发,大水直向他们母子俩冲来,王挺站立不稳,一个趔趄仰面倒在咆哮的河水里。幸亏河中还有另一位老伯,老伯伸手抓住了他,他才没有被河水冲走,老伯救了他一命。现在北河桥有二十米宽,再大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风雨无阻。
王挺指着正在拆除的收费站,告诉熊清泉,这里就是朝天观。熊清泉望外一瞧,这里完全没有了原来的模样。当时的朝天观,建立在山顶上,一年四季香火旺盛,来往行人都要在这里驻足,烧上一炷香,遥望蓝天,求老天爷保护他们四季平安,一生平安。如今这里庙宇早没有了踪迹,山丘也被挖平了,变成了一条宽敞平缓的柏油马路,连接到石花街的神路街,一直通到了土关垭,武当山。王挺还告诉熊清泉,被拆掉的收费站主要是便利外地客商来本地投资,也方便石花与外面世界的沟通和交流。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石花镇。葛书记等镇里领导都在路旁等候,迎接熊清泉的到来。车子刚刚停稳,熊清泉走下汽车,葛书记就迎上前来,紧紧握住熊清泉的手,说:“欢迎熊老先生回家乡来看看。”
他一边介绍着镇里的领导,一边说道:“这里就是您老一辈子为之奋斗而获得解放的地方,如今要建设成为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开发区,全国星火计划模范试点区,全国优秀乡镇百强镇,现在的石花镇已不是解放前襄阳地区八大镇了。它已经走出了湖北,走向了世界!”熊清泉和镇里领导们亲切握手,心情显得格外激动。
“我还要向您介绍一位贵宾,他也是刚刚从祖国的宝岛台湾回来的。”葛书记的身后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秃顶,身材微驼的老人。“这位老先生,是从台湾回来祭祖的,他叫熊涌泉,熊老先生!和您老人家的名字中间只错一个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