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近卫队出击 > 第二章 流氓童子军 第六节 古陵争锋

第二章 流氓童子军 第六节 古陵争锋

在小河沿西南侧原盛京将军赵尔巽的公馆对面,是奉天城里名气巨响的同泽男中。当年少帅听从郭松龄将军的建议,为提高基层军官的文化素质,也为东北讲武堂输送些好素质的苗子,特别创办了同泽男中。不成想,学校建成后郭松龄将军却已兵败消殒。

“同泽”取自《诗经》《秦风》中秦军出征的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这是少帅有意识的培养桑梓子弟崇文尚武同仇敌忾的精神。

同泽男中是奉天城里最早开展童子军教育课程的学校之一,因为有少帅张学良亲任校董事长的深厚背景,所以训练和装备是奉天乃至东三省最好最牛的。学员虽然大都是非富即贵的家庭出身,但入学考试时文化课笔试和身体素质考核却非常严格,优中选优,因此学苗都是硬茬子,再加上由东北讲武堂的军事教官出任教练员,使得同泽男中的童子军一跃成为东三省各地童子军教育和训练的楷模,一面旗帜。

人的名树的影,这名气一大,各地优秀的童子军就经常找上门来,名为学习实为切磋比赛,而同泽男中也真牛气,鲜有负局。不过时间一久,老子东北第一的傲气也被惯出来了。自同辉书院办学以来,经鲍里斯调教的童子军异军突起,两家又都在小河沿附近低头不见抬头见,眼见身旁这支比较另类的童子军军容整齐,训练有素,偏偏骄傲得像只小老虎,破天荒的同泽男中像书院下了“挑战书”,想同书院搞一次野外联欢,顺便搞点“游戏。”

本不想张扬的鲍里斯思来想去,决定让孩子们趁机长点见识,别老是自我感觉良好,须知中国老话常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鲍里斯也想趁此机会看看同泽童子军的训练情况,便欣然同意了“挑战”。

这天近中午,在昭陵公园的点将台前,两彪童军队伍汇聚相逢。同泽男中派出一支童军中队,这支中队严格的说应该算是海童军,平均年龄在15岁以上,而同辉书院的童军中队平均年龄12岁。两支队伍各自徒步行军近20多里地,尽管个个累得两脚发软,但都精气神十足,都憋着一口气要把对方比下去。各自在队旗前整装列队后,随着教练员一声叱令下,迅速在划好的地盘上“安营扎寨”。

还别说,架势一拉开,俱都出手不凡。同泽中队是清一色东北军的军用帐篷,而同辉中队则是英式步兵团的野战帐篷,这装备都是一般学校不敢奢望的军用物资,一个是军方背景,一个是财团支持,都够牛的。紧接着掘土筑灶,汲水拾柴,埋锅造饭,童心大盛的孩子们一边比着干,一边欢快的大呼小叫,忙的不亦乐乎。

昭陵是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陵园,按清律界定的法定范围,以陵寝为中心,其东西南北各长15华里。清亡后,民国16年(1927年)5月,奉天省将其辟为昭陵公园,因其在奉天古城北郊,故又叫北陵公园。园内漫漫数里尽是古松群,松龄皆在200多年以上,苍翠挺拔,参天蔽日。在正红门的缭墙西部,是已成古迹的点将台。

在美美地吃了一顿野外大餐后,小肚子溜圆的两队人马稍事休息便开始上午的整饬总结了。同辉中队围了两个同心圈坐在青草地上,鲍里斯和4个虎卫教练员坐在圈心。老鲍里斯今天一反平时古板严肃的战斗脸,乐呵呵地对教练组组长梁贵民说:“这次总结,我看就让中队自己总结吧”。

话音一落,几十双眼睛像商量好了似的,齐刷刷的瞅向熊再峰。

熊再峰并没有因事起仓促而紧张,他低头略一思索便看向身边的曹柱国,曹柱国友善而鼓励的冲他点点头。这一动作立即引来几对不满的小贼眼光。自打熊再峰入学后,他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到补习追赶文化课了,尤其是外语。那天熊步云十分霸气的宣布完他为中队长,曹柱国为副中队长的决定后,说完转身就走,干脆利落没有废话,当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熊再峰没有急于和大家攀谈套情,而是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开始学习和训练,处处以身作则,遵守纪律,关心爱护每一个同学,且做得不张不扬,自然实诚,让那几个总想找点事儿磕牙解闷的小子们有一种被人事先洞悉阴谋而无从下手的感觉。

一天半夜,曹柱国闹肚子起夜,回来时见房间里熊再峰拿着手电筒正在给一个个睡相恶劣的家伙们盖被子。他们的宿舍是按小队分的,一个小队一个房间,他和熊再峰分别住在3小队和4小队。见曹柱国回来不解的看着他,熊再峰笑了笑,轻声道:“睡不着的话,就和我出去走走。”

熊再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