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国民政府中位高权重的何应钦将军。
这几日借着回京述职开会,顺便回家小憩几日。今天开会很晚才回来的何应钦,陪着夫人王文湘一起用过了宵夜后,王文湘交给他午后收到的一张拜帖。而后到书房为丈夫沏了杯茶,便悄然退去。
在国民党高层眷属中,王文湘是知书达理、贤惠融通、颇识大体的贤内助。两人自民国六年(1917年)喜结秦晋后,一直张敞画眉,恩恩爱爱,鲜有红脸的时候。王文湘为使丈夫专注公职,便谢绝一切外务,专心操持家政。举凡酬应接济亲戚故旧、照顾关爱部属家眷等琐碎事务,莫不躬身亲为,事无巨细,深得众人敬服好评。两人虽无子嗣,但何应钦并未纳妾,而是从一而终,颇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模范之风。而不抽、不赌、不嫖亦无烟酒特别嗜好的何应钦在国府和军界中比较另类,其自廉自律、砥节砺行的为官品质,令周遭上上下下无论是拥戴的、反对的、己方阵营的、敌对阵营的各色人物,莫不对此钦佩有加。
聪明的女人知道两个人之间,什么是该问的,什么是不该问的;什么是能问的,什么是不能问的;什么时候该给面子,什么时候该使小性子;什么时候该强硬,什么时候该妥协。所以聪明的女人是快乐的,健康的,并因此而美丽着。王文湘无疑是聪明而美丽的女人。在稍事叮嘱自己的丈夫注意身体,早点就寝之后,便虚掩房门,抽身上楼了。
何应钦坐在沙发上,品了几口茶后,便抽出拜帖信笺,展开一看,立时呆住了。上面一手蝇头小楷,虽银钩玉唾,但说帖不是帖,说信不是信,尽管寥寥几语,却似等了一个世纪般漫长的音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明日酉时,老友拜故。
看罢短笺,已是不惑之年的何应钦感到一种久违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四肢百骸顿觉盈沛有力,仿佛年轻的岁月正历历在目的在眼前清晰地流淌,伸手就可以捞到一节青春的片段,并能鲜活的感受到彼时彼刻年轻的自己那健康的肌体,强劲的心搏。虽时光荏苒,岁月迁流,但一切仿若昨天。
1909年,正值风华正茂的何应钦入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第十一期步兵科学习,在此期间,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翌年初满腔报国之志的何应钦中辍学业,回国投身革命。在上海,投奔于沪军都督陈其美帐下,时振武学校的学长蒋志清(即蒋介石)在沪军中任团长。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何应钦于同年12月份重返日本再续学业。
近两年的社会砥砺,使得23岁的何应钦初悉中国的现状和黑暗,泱泱大国,百事不竟,民智暗然,吏治腐败,夷敌虎视,豪杰灰心,于纷纭世象中,几乎每一个负剑海国的青年学子都会感慨风云,悲愤时局。所以一到东京,在旅馆寄宿后,何应钦一个人因郁闷苦楚,便舍同伴而孑然一身在东京的大街上踽踽徘徊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