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近卫队出击 > 第四章 万里寒空狼烟烈 第二节 落樱小舞荡天魔

第四章 万里寒空狼烟烈 第二节 落樱小舞荡天魔

东京都。皇居(皇宫)御花园。

“枝上浮华艳若梅,翩然雪海醉芳菲。昙花一现白驹远,落香散尽杳无痕。”

空寂的花园里,裕仁站在一株盛开的樱树下,时而抬头看着朵朵绽放的樱花,时而垂首凝视着地上香陨的落樱,独自一人低吟品味着中国的古诗,消瘦的脸颊浮现出熬夜后的蜡黄色。

此时这位日本高高在上的“现人神”,矮瘦的身躯里包裹着一颗躁动的心。尽管登基前多年的太子养成教育和几年摄政的经历,使他看起来面沉似水,波澜不惊,任谁都很难看得出来他寻常状态下的所思所想,予人一种讳莫如深的神秘感。然而,裕仁最清楚他实际上是一个怪胎,是一个或窒息或疯狂的矛盾体。在他瘦小的身躯里,既有他爷爷明治天皇的惊人野心,又有他父亲大正天皇遗传给他的懦弱和卑微。这两股基因在体内交替浮现,吞噬着他,折磨着他,使他既缺乏与膨胀的野心相对称的勇气和胆识,又缺乏真正男人般的担纲和责任感。万众黎民前,他靠着高超的演技遮掩着他的性格缺陷,一丝不苟的扮演着至高无上的现人神,但是裕仁并不甘心只做一个戏子般的天皇,他也想象他爷爷明治一样,目角插天,文功武治,千古流芳。

“六经蕴籍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

有着深厚中国古文化国学功底的裕仁,深刻而清醒的意识到,此时的天下之势,乃千古难觅的开拓国运、建丰功伟绩的绝佳时刻。中国这个日本身边的庞然大物,沉疴卧榻,正是趁你病、要你命的出手时机。但是,此时此刻毕竟不是丰臣秀吉的时代,也不是明治大帝的时代,有过西方游历经历的裕仁深刻的知晓,此时的世界,因为舰船、飞机、无线电波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透明。从前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只影响周边地域的震动,而今任何大国的新崛起,必将引起世界的海啸和雷动,新的格局既意味着新的利益分配和势力转换。亚洲自古以来就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是以中华文化为尊的中华亚洲,日本国欲在此时吞噬中国而称霸亚洲,必定会成为世界列强的众矢之的。单以中国为敌,就已经是蚂蚁啃大象,前途未卜,如若招惹上列强妒忌染指而群起攻之,小小的日本,会顷刻崩解的。一旦日本战败,大和陆沉,最先走上祭坛的就是皇室一族。而这恰恰是裕仁万万不敢承担、也承担不起和极其恐惧的原因所在。

目下是守着满洲这块既得利益,收敛锋芒,韬光养晦十年二十年,徐图发展?还是趁热打铁,再次赌上日本国的国运,抓住历史的机遇搏一把?裕仁在樱树下,看着脚边万朵落香,陷入了沉思。

“陛下,”一名侍从官小心翼翼的打断了裕仁的沉思,“御前两位亲王已经奉旨候命。”

“带他们到朕的自修室。”裕仁头也不抬,阴冷的说道。

“嗨。”侍从官小心而恭敬的回答道。瞭了一眼衔命而去的侍从官的背影,裕仁复又陷入沉思中。

自明治大帝以其铁血手腕彻底颠覆了傀儡木偶般的旧的天皇制,确立了以天皇为核心,由元老、枢密院、贵族院、陆海军作辅弼的新的天皇制以来,天皇已是集日本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的神一样的统帅。就连历来忤逆成性、不服统领的军队也乖乖的拜服在天皇的神坛下,裕仁现在只需轻轻的动动嘴,发出敕语,军队就会像发狂的野兽般冲向目标,张开血口,勇食四方。

深谙中国帝王御术的裕仁,早在满洲事变前就建立了真正的皇宫大本营,成立了幕僚指挥机构,将矛盾迭出的军部和内阁置于幕僚机构之下,拉开了矛盾缓冲区。在这三驾马车之上,是最后的屏障——御前会议,而他自己跳将出来,高高在上,卓然而立,稳坐幕后,进退有据,象中国的皮影戏那样,将这些前台的戏子们牢牢地操纵在自己的手中。就这样裕仁还是觉得不保险,又继续刻苦修炼自家千百年来遗传下来的独门秘笈“天皇宝典”,该秘笈的不二法门就是装聋作哑,出啥大事都是底下的人扛着,与己无关。

皇军,这个特殊的称谓,可谓是裕仁的神来之笔。小小的两个字,就能煽动起成千上万的大和男儿前仆后继的冲上战场,拼死捍卫他裕仁的天皇威仪。他很懂得什么事他可以说,说到什么程度,什么事既不能说,也不能表态,但可以暗示或直接指示自己的幕僚机构出面代言。就如关东军发动的满洲事变,从事前到事后,他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在看到西方诸国反应迟缓,犹犹豫豫之时,裕仁果断的指示幕僚机构批准军部对锦州的无差别轰炸,而后适时的发布了一道敕谕追认和表彰关东军:“或于嫩江、齐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